第七期同题——七绝四章,七绝四章,风花雪月

梦竹翻唱歌曲~黄玫瑰
第七期同题——七绝四章,七绝四章,风花雪月
文章图片
竹榭名苑第七期同题—七绝四章:风花雪月(咏物)
绝句 , 定型于唐代的诗体 , 属近体诗的一种 。 绝句因其字少容量小的特点 , 主题难以延伸 , 容易词意俱尽”显得诗意浅白 。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是绝句的通常写法 。 诗人白居易的绝句就大量使用这种方式作结 。 一说收结用卒章显志”过于浅露 。 但诗人白居易主张诗要大众化 , 提倡这种浅白的风格 。 当然 , 我们在学习古人绝句中 , 除了民众中留传最广泛的风格 , 也不是千人一面的创作 。 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 。 通过总结 , 有十六种绝句的结尾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
1以景结情 , 浑含不尽:
诗的灵魂 , 在情在景 。 情由景生 , 景与情合 , 情景交汇 , 景情相融 , 诗意方生 。 所以古人说诗咏情性”诗惟情景”以景结情 , 妙在情未说出却以景断之 , 是为含蓄 。
试看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 总是关山旧别情 。
撩乱边愁听不尽 , 高高秋月照长城 。
此诗的前三句浓笔写情 , 从军中宴乐的换新声入手 , 但怎么换也摆脱不了边关的旧别情这种扰得人心烦乱的边愁总奏个没完没了 , 那听不尽的到底是怨?是恼?抑或自豪?赞叹?读者正期待诗人把谜底揭晓时 , 诗人却抛开话题 , 轻轻宕开一笔 , 让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浑景色把所有的混杂声音和斑澜情感拦腰斩断!你自己去思考答案吧 。 这叫以不尽尽之其艺术风格正如清人叶燮所说的含蓄无垠 , 思致微渺
2移情入景 , 深注感概:
与以景結情稍为不同的另一种结尾手法是移情入景 。 虽然二者均以自然景色为收結 , 但写作手法完全不同 。 前者是写情正浓、势如奔马 , 忽勒马回首 , 转以风景入眼 , 思绪万千 。 后者则是既写景又写情 , 情中有景 , 景中有情 , 情惜景生 , 景依情现 , 诗人融情于景后延长而去 。
且看韦庄的《台城》诗:
江雨霏霏江草齐 , 六朝如梦鸟空啼 。
无情最是台城柳 , 依旧烟笼十里堤 。
台城即是南朝六个政权更替轮番建立的都城旧址 。 诗人因六朝的兴衰更迭生发往事如梦的历史沧桑伤感 , 一下笔就把这挥之不去的伤感融入景色之中 , 江雨、江草啼鸟幽如梦愁顿生 , 首联既是景又是情 。 尾联诗人即移情入景 , 原本一向被人当作春天正面形象言必称誉的楊柳因诗人的情感指向 , 遂变成令人厌恶的最最无情之物 , 竟然可以忘却先前的悲痛而无动于衷、无改于颜 , 依然在蒙蒙細雨中扭动那碧绿的身姿 , 象当年一样如烟似雾地笼罩着十里长堤 , 你说可恨不可恨!显然 , 这种結尾的好处在于:因了诗人的移情 , 无知的楊柳被人格化 , 被赋予灵性 , 而楊柳的无情正反衬人之有情 , 诗人的无限感概 , 便溢于诗外 。
3案而不断 , 玩味无穷
绝句虽然限于体裁和容量 , 难以表现纷纭复杂的世事 , 难以刻画丰富多彩的人生 , 它只能在空间上截取某一个角落 , 在时间上摄取某一个片断 。 就象一幅国画 , 一张照片 , 定格的只是局部而非整体 , 更难得有过程 。 但也不是说绝句在叙述人生世事方面就捉襟见肘无能为力 , 关键看你有没有浓缩事态捕捉特定情景的能力 。 善于写绝句的高手常在短短的四句之内 , 既能写尽纷繁曲折的重大事端或历史变迁 , 同时也能赋予深厚的个人情感 。 在这种擅长叙事而言情的绝句中 , 诗人往往会在叙述方面出现时空变幻的大跳跃 , 而结尾由于缺乏足够的空间通常又会用一种似方开头即已结束的技巧 , 好比法官升堂只待原告被告说完即宣布退堂 , 没有裁决 , 没有结果 , 这叫案而不断 。 案而不断 , 便有悬念 。 这样的结尾常令人玩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