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时代失败的读书人,往往成为王朝的掘墓人

近年来 , 中国越来越注重“他者的眼光” , 域外汉学研究很受关注 。 与史景迁等人一样 , 宫崎市定的历史写作通俗易懂 , 引起了一股译介热潮 , 中译本已有二三十部之多 。 《科举史》译者、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马云超解释“宫崎热”兴起的原因时说 , 除了能把学术著作写得“火星人都能看懂” , 他的视野还非常宽广 , 尤其注意把中国史纳入世界史范围 , 让读者清晰地看到当时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 “宫崎市定写的不仅是一种考试制度 , 而是把科举制度放在官员选拔的角度来考察 , 对重新看待科举制很有启发 。 ”他认为 。

科举时代失败的读书人,往往成为王朝的掘墓人
科举制度也是“考试地狱”
第一财经:宫崎市定看待中国科举制度的视角 , 与国内学者相比有何特别之处?
马云超:科举制度在国内学界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 知网中检索“科举” , 可以得到上千条结果 。 上海人民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五卷本《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 是国内比较权威的研究成果 。 宫崎市定的这本《科举史》出版时间很早 , 然而 , 正是有赖于宫崎这一局外人的身份 , 才能够对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记述 , 对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也有比较清晰的定位 。
《科举史》中有不少宫崎本人的创见 。 比如关于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 , 传统观点认为是大业年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 宫崎则不同意这种观点 , 因为创立之初 , 进士科在地位上远不及秀才科 , 而秀才科早在汉代就已存在 , 隋朝只是加以承袭而已 。 宫崎认为 , 九品官人法制度里的中正官停止职务的开皇三年 , 或是彻底废除的开皇十五年 , 可以作为科举制度成立的标志 。 不难看出 , 宫崎是把科举理解为取代九品官人法的官员选拔制度 , 九品官人法的终结意味着科举制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 换言之 , 宫崎市定并非就科举而论科举 , 而是把它放在官员选拔制度的历史演变这一线索上加以考察的 。
如果更进一步深入 , 宫崎这一观点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理论支撑 , 那就是京都学派的中国历史分期论 , 这一理论将中国的东汉到唐后期的历史称为“中世” , 这一时代的特征是贵族制 。 尽管九品官人法的初衷是选拔人才 , 但在经历南北朝后早已成为维护贵族制度的工具 , 而九品官人法的废除、科举制的登场 , 正是为唐末五代贵族制度走向消亡、宋代以后进入近世的平民社会准备了条件 。
第一财经:《科举史》中把科举考试比作“考试地狱” , 你怎么看这个提法?
马云超:“考试地狱”首先是指科举制度叠床架屋般的考试流程 。 我们知道 , 明清时期狭义上的科举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部分 。 但是 , 参加乡试必须具备生员的身份 , 而获得这一身份就是必须通过童试 , 童试又分成县试、府试和院试 , 只有通过这三场考试才能具备参加科举的资格 , 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 不光如此 , 乡试之前还有科试 , 会试前后分别有举人覆试和会试覆试 。 即使是作为科举考试终点的殿试 , 其后还有相当于殿试覆试的朝考 。 设立如此繁琐的考试制度 , 初衷是确保科举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 但对于考生而言无疑是一场漫长的噩梦 。
另一方面 , “考试地狱”还体现在科举的通过率很低 , 竞争十分激烈 。 考生想要金榜题名 , 不仅要通过程序繁琐的一次次考试 , 更要在千军万马之中脱颖而出 。 书中提到 , 唐朝就有“应试进士者百人 , 及第者一二”的说法;宋代应贡举的举人数量多达一万三千人 , 其中能够参加殿试的不到十分之一 , 落第者超过一万人 。 明清时期虽有“扩招” , 但出现考试和任官脱节的现象 , 大量进士被闲置 ,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多了 , 但官职数量不变 。 因此 , 每次科考都会产生大量的落榜者 。 由于古代科举考试几乎是读书人唯一的上升途径 , 如何安置数量庞大的落榜考生也是令朝廷头疼的问题 , 如果处理不当 , 他们很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