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古人讲“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到底是哪一个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湖、洞庭湖、鄱阳湖被誉为我国三大湖 , 无论是景色还是生态 , 都足以让世人震惊 。 实际上无论是湖水、江水还是海水 , 在波澜不惊之时 , 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但是在掀起波浪后 , 却可以吞没老百姓家园 。 自古以来 , 水患都是令人畏惧的事情 , 每当洪水泛滥之时 , 就是老百姓流离失所之日 。
所以从大禹治水开始一直到现在社会 , 人们都在不遗余力的和洪水作斗争 。
民间有很多关于治水的俗语 , “此湖塞 , 天下乱;此湖开 , 天下平” , 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俗语之一 , 到底是哪一个湖呢?
语出司马光《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二年》篇 , 此湖就是临平湖 , 原文如下:
【古人智慧|古人讲“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到底是哪一个湖?】“秋 , 七月 , 吴人或言于吴王曰:“临平湖自汉末秽塞 , 长老言:“此湖塞 , 天下乱;此湖开 , 天下平 。 近无故忽更开通 , 此天下当太平 。 ”从字面意思上去分析 , 可以得知临平湖一旦堵塞 , 那么就会出现天下大乱的悲惨现象 。 如果临平湖开通或通畅了 , 那么天下就会太平了 。
从这句俗语中可以得知 , 临平湖的塞、通直接关系到了天下局势 。
第一、历史记载中的临平湖了解了临平湖的前世今生 , 相信就会对“此湖塞 , 天下乱;此湖开 , 天下平” , 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启发 。
临平湖为古湖名 , 在今浙江余杭市东南 。 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得此湖名 , 后因在公元239年三国吴时期 , 于湖中捞取一尊宝鼎 , 所以又被人们称作“鼎湖” 。
据史料记载:“初时湖周达四十余里 , 溉田三百顷 。 ” 。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 , 临平湖在当时是一个湖面非常广博的大湖 。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 临平湖逐渐缩减 , 在唐朝时期乃至其后日益淤塞 , 到了清朝时期已经变成了一条小河 。
实际上《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中 , 也记载了一则与《晋武帝咸宁二年》篇 , 关于临平湖一模一样的文字 。
而宋人编纂的《淳祐临安志》 卷10临平湖中则云:
“《祥符经》 云: 在 (仁和) 县东长乐乡 , 周回十里 。 湖中有白龙潭 。 《吴志》: 赤乌二年宝鼎见 , 因呼为鼎湖 。 ”实际上再次证实了关于临平湖 , 实为“鼎湖”的历史说法 。 随着朝代更迭以及沧桑巨变 , 临平湖水域面积逐渐缩减 。
至南宋时 , 虽然修筑了永和塘 , 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维持湖面 。 但是到了元朝之后 , 临平湖却沦落为堰塞湖 , 并成为了桑田鱼池 。
第二、俗语中的重要内涵北宋著名文人苏轼 , 曾作《过临平》一诗:“五月临平山下路 , 藕花无数满汀洲 。 ”
这两句诗文不仅写出了临平湖的地理位置 , 同时也表达出了当时的自然景象 。 实际上关于临平湖关乎天下的说法 , 其实并不是危言耸听 。
这主要是因为早在唐宋时期 , 临平湖曾作为重要的水利枢纽 , 沟通着南北地区的漕运往来 。 在当时苏州前往杭州 , 就必须要经过临平湖 。
从这一点来看 , 临平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但是在张士诚 , 开通武林港到江涨桥的新运河之后 , 临平湖的水利枢纽作用大大降低 , 并最终脱离了运河的功能 , 逐渐没入了历史洪流 。
- 科技论|乾隆为何立他为继承人,嘉庆皇帝才能智慧一般
- 历史惟鉴|为什么要去严寒之地,而不选择富足的南方?,古人闯关东时
- 文史编剧王小小|朱棣高明600年智慧结晶,北京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九龙吐水
- 历史美食记|才知刘备的帝王智慧,刘备打仗为啥从来不带诸葛亮?知道真相后
- 毛楚雄|此国才是蒙古人后代最多国家,人口高达3000万,既非中国也非蒙古
- 历史之奇闻|而是带一船老妪和接生婆?古人的大智慧,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
- 大道知行|易染者莫如欲,古人10句修身箴言:难持者莫如心
- 会火资讯|了解后,感叹古人的智慧!,古人打完井后要扔两只乌龟下水井
- 古人智慧|一代绝色美人,嫁妆排满十条街,怀14胎生9子,36岁却意外离世
- 历史战争|故意分开投奔了魏蜀吴?看看大家族的智慧,为什么诸葛家族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