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都2020了,抗洪为啥还要手抱肩扛堆沙包?”( 二 )


并且你看看新闻上一闪而过的大堤 , 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
1、都是土堤 , 而且伴随着降雨水一泡 , 你想过去就真不容易了;
2、植被茂密 , 为了加固大堤都是种树了的 , 这导致机械设备要到达需要抢险的区域(大多数可不是大堤顶部而是有树的斜坡部位 , 一般表现为管涌)往往需要砍树 , 等你砍了树再把机械设备开过去 , 要么耽误事 , 要么人工堆沙包早解决了 。 再说了 , 你现在一时爽把树砍了 , 回头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恨不得把你掐死 。
3、抗洪的主要工作可不是去堆沙包 , 而是要劳动力24小时不间断拉网排查 , 发现管涌等险情立刻通知解放军战士们过来一起堵 。
知乎用户@骑摩托的仓鼠君
我人在现场 , 抗洪跟踪报道已经一个多礼拜了 。
抗洪|“都2020了,抗洪为啥还要手抱肩扛堆沙包?”
【抗洪|“都2020了,抗洪为啥还要手抱肩扛堆沙包?”】这是现场的一部分照片 。
抗洪|“都2020了,抗洪为啥还要手抱肩扛堆沙包?”
堤坝顶上就这么宽 , 沙土车上来都掉不了头 , 卸完沙土只能绕出去 , 而且请注意一下地面 , 因为江水的浸泡土已经非常松软了 , 沙包装多点扔下来时我都能感觉得到脚下的地面在震动 , 开上来一台几十吨的挖掘机?我担心会给堤坝压变形 , 增加溃堤的风险 。
抗洪|“都2020了,抗洪为啥还要手抱肩扛堆沙包?”
真正有溃堤、管涌风险的地方 , 大都是在有村民居住的区域 , 很多群众的家就在堤坝上 , 农田在堤坝下 , 洪水一来水就直接淹到墙角了 , 我用手机拍这张照片时是在老百姓家的院子里 , 我身后就是20多米深的水 , 已经跟地面快齐平了 。 大型机械上不来 , 也不能上 , 真会给压塌了 。
一袋子土 , 心眼子实的装扎实点 , 40公斤累的搬不动了 , 少装点 , 25公斤左右 , 一个小时一个人100袋 。 只能靠这群小伙子的肩膀送进灾区 , 中国军人在这个时候 , 从来连眉头也不会皱一下 , 我在现场都会被这个韧劲所感染 。
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确实是如此 , 现在大部分防汛抗洪的地方还都需要采取手抱肩扛堆沙包的方式 。 ”一位参与今年防汛抗洪一线的消防员对经济日报采访人员讲出了亲身感受 。
机械化运作对环境的要求很高 , 首先是时间上不允许 。 当前暴雨连连 , 很多地方朝不保夕 , 如果调动施工队连带图纸、人员、机器 , 会来不及第一时间堵漏 。 而沙包的操作就方便很多 , 可以就地取材、立即开工 , 而且人多力量大 , 每个人都能尽一份力 。
其次 , 防洪现场的条件很复杂 。 很多堤坝的地方路基并不适合机械化施工 , 特别是连续降雨之后 , 如果上机械 , 需要对现场情况进行多方面的排查、摸底之后 , 才能进行打地基、筑堤坝的施工 。
再次 , 手抱肩扛堆沙包的这种热火朝天、人来人往、原始工作的模式 , 看起来让人振奋人心 , 对那些因洪水失去家园的老百姓来说 , 是很必要的精神鼓舞 , 如果只是围起来建设的工地往往达不到这个效果 。
另外 , 这位消防员指出 , 真正的大堤坝都是机械化运作 , 大家看到的堆沙包其实都是应急使用的人工堤坝 。 而人工堤坝往往都是在洪水很大 , 蔓延到居民生活区 , 影响人们生活的情况下 , 才会临时搭建 。 “基本我们去过搭建人工堤坝的地方 , 都是离村庄很近的地方了 , 离百姓的生活区不超过500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