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1990|四次称王,在他的带领下,魏国义无反顾走向衰亡,二十年间( 三 )


十三年后 , 魏军南下灭韩 , 韩求救于齐国 , 孙膑再次运用“围魏救赵”之计 , 引魏军回救 , 然后又以“减灶示弱”之计 , 在马陵设伏 , 把魏军打得落花流水 , 魏将庞涓自杀 , 齐军俘获魏太子申;
由此可知魏国与韩、赵之间的“兄弟阋墙” , 成为魏国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 。 即使勇猛的魏武卒在惠王的指挥下也只能疲于奔命 。 03.盲目争霸 , 无明确战略方向
战国初期 , 魏国虽军事实力强劲 , 但却没有制定明确的国家战略 , 魏文侯时期 , 历时八年时间 , 借道于赵国灭掉了中山国 , 尽得中山之地 , 中山与魏国本土并不相连 , 从而成为魏国的飞地 。 后来中山国趁魏国与诸侯混战 , 成功复国;在这一过程中魏国耗费了大量人力 , 财力 , 最后却收获甚微 。
魏惠王志大才疏 , 一心想称霸于诸侯列国 , 但却没有制定明确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换而言之魏惠王的战略就是没有战略 , 谁不服便攻打谁 , 毫无方向性可言 。
魏国既想在东面与齐国争霸 , 又想在西面压制强秦 , 在南下伐楚的同时还想统领赵国与韩国 。 最后落得东败于齐 , 西丧地于秦 , 南辱于楚 。 也正是因为无明确的战略方向 , 魏国与四邻大小国家都交过手 , 最后导致魏国陷入多线作战的境地 , 如果有一线失败 , 另一线的敌人也会趁虚而入 , 最后一失皆失 。 04.变法不彻底 , 没有有效执行
魏国的李悝和吴起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 , 但是变法却没有被很好的贯彻执行下去 。 由于强大旧势力的干预 , 导致改革的成果的反反复复 , 困难不断;在魏惠王继位后 , 在制度转变的过程中 , 没有把握好方向 , 从而导致变法失败 。
魏国变法 , 虽取得了短暂的成功 , 但没有政治和民众基础 。 只能凭借魏文侯、魏武侯在位时的影响力推进变法实施 。 一旦文侯、武侯去世 , 国内的旧势力贵族就会死灰复燃 。 魏惠王继位后 , 没有贯彻先前的变法内容 , 于是导致了先期的变法改革成果付之一炬 , 但最终难逃人亡政息的命运 。
三.魏惠王带领魏国走向失败的教训
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曾说过:“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 , 其兴也勃焉 , 其亡也忽焉 。 大凡初时 , 聚精会神 , 没有一事不用心 , 没有一人不卖力 。 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 , 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 。 有的因为历时长久 , 自然地惰性发作 , 由少数演为多数 , 到风气养成 , 虽有大力 , 无法扭转 , 并且无法补救 。 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 , 它的扩大 , 有的出于自然发展 , 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 , 强于发展 , 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 , 艰于应付的时候 , 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 , 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 。 一部历史 , ‘政怠宦成’的也有 , ‘人亡政息’的也有 , ‘求荣取辱’的也有 。 总之 , 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
正如魏征所说“莫不功成而德衰” 。
【一步之遥1990|四次称王,在他的带领下,魏国义无反顾走向衰亡,二十年间】只要国家壮大以后 , 开朝君主的美好德行就会在子孙后代中变得淡薄起来 , 进而心生骄慢 , 贪图安逸 , 疏于精进 , 失掉谦虚之心 , 变得傲慢不逊 , 使自己逐渐走向自私自利 , 妄自尊大的境地 , 由此导致国家逐渐沉沦 , 走向灭亡 。
一步之遥1990|四次称王,在他的带领下,魏国义无反顾走向衰亡,二十年间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