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然沐|从来不直接说自己要,而是“巧立名目”,资治通鉴:高手成事

《资治通鉴》第11卷汉纪三
汉高帝七年(辛丑 , 公元前200年)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春 , 二月 , 上至长安 。 萧何治未央宫 , 上见其壮丽 , 甚怒 , 谓何曰:“天下匈匈 , 劳苦数岁 , 成败未可知 , 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 , 故可因以就宫室 。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 , 非壮丽无以重威 , 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 ”上说 。
【译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春季 , 二月 , 高帝抵达长安 。 萧何这时正主持营建未央宫 , 高帝见到未央宫如此壮丽 , 十分愤怒 , 对萧何说:“天下纷乱 , 连年受战事劳苦 , 如今成败尚未可知 , 为什么要把宫室修筑得过分豪华呢!”萧何说:“正是因为天下尚未安定 , 所以才可趁势营造宫室啊 。 何况天子以四海为家 , 宫殿不壮丽就不足以加重威严 , 而且也不能让后世宫室的建筑规模超过它呀 。 ”高帝这才高兴起来 。
【解析】
上面这段材料是发生在“白登之围”接触后 , 刘邦返回长安 。
这个时候 , 萧何给刘邦修建未央宫 。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刘邦的态度是先怒再喜 。
为什么刘邦会有这样的态度?萧何的说法又妙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今天分析的重点 。
先来看看 , 刘邦的态度为什么转变?
1.秦二世而亡的前鉴
修建宫殿、大兴土木 , 在中国古代历史对此都持负面态度 。
尤其是汉初经历战乱 , 民生凋敝 , 大兴土木给刘邦修建宫殿 , 对民力更是透支 。
秦朝为什么二世而亡?
其中原因 , 不惜民力 , 数个大规模工程同时开展 , 透支民力有莫大关系 。
当刘邦看到萧何给他修建的宫殿这么豪华 , 刘邦心里担心自己走秦二世的老路 。
因此 , 刘邦很不高兴 , 这是对于政权稳定的担忧 , 认为萧何乱来 。
2.刘邦的本性
还记不记得刘邦入关中 , 初入咸阳?
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 , 意欲留居之 。
大泽乡起义那年 , 刘邦已经有四十多岁了 , 之前他可没过过好日子 。
现在暴富了 , 自然要好好享受一番 。
行者然沐|从来不直接说自己要,而是“巧立名目”,资治通鉴:高手成事
文章图片
这个和很多人欲望压抑久了 , 一有机会释放就会很疯狂一样 。
比如疫情后有报复性消费 , 对于刘邦而言是报复性享受 。
但是 , 刘邦没有享受成功 , 在张良、樊哙的联合劝说下 , 退出皇宫 。
后来 , 项羽入关中 。
项羽引兵西 , 屠咸陽 , 杀秦降王子婴 , 烧秦宫室 , 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
咸阳宫殿一把火烧个精光 , 留给刘邦的是一片瓦砾 。
按照刘邦的本性、尿性 , 刘邦其实非常想要享受 。
但是 , 没有合适的场地啊 。
3.萧何修宫殿的三条线
萧何当时的职务是丞相 , 负责内政工作 。
修建宫殿这种大型工程 , 其实在此之前 , 就有过记载 , 韩昭侯在饥荒时候修高门 。
有一点拉动内需的味道 。
所以 , 萧何说:“天下方未定 , 故可因以就宫室 。 ”
当时环境有做这件事的环境、基础 。 这是第一条线 。
萧何和刘邦沛县出来的老人 。
刘邦什么样的人 , 萧何心里面知道的 。
叔孙通制定礼仪 , 摸准了刘邦的脉 , 萧何也看的明白 。
所以 , 这个时候 , 萧何把宫殿修的这么好 , 是不是拍马屁?是不是满足刘邦的个人欲望?
完全有这个可能 。 这是第二条线 。
材料中 , 对于为什么把宫殿修的这么好 。
萧何的意思 , 总结成一句就是 , 非壮丽无以重威 。
说白了就是凸显帝王的威严 。
这一点 , 要区别给刘邦拍马屁、满足个人欲望 。
这点是从一个政权的角度 , 通过这种大型宫殿的庄严 , 来体现政权威势 , 心理学叫做“造魅” 。 (这点你可以看看以前某些贫穷地方修超规格办公楼其实也有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