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年少不知李鸿章,年老方知真中堂?毛主席用6个字评价,真是一针见血

【李鸿章|年少不知李鸿章,年老方知真中堂?毛主席用6个字评价,真是一针见血】
李鸿章|年少不知李鸿章,年老方知真中堂?毛主席用6个字评价,真是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李鸿章|年少不知李鸿章,年老方知真中堂?毛主席用6个字评价,真是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李鸿章|年少不知李鸿章,年老方知真中堂?毛主席用6个字评价,真是一针见血

1896年 , 巴黎万国运动会 。 开幕式上 , 各国国旗伴随着国歌依次升起来 。 轮到中国时 , 大清黄龙旗在一片寂静中缓缓升起来 。 自始至终 , 没有国歌声、没有掌声 。 很快现场有人笑起来 , 他们嘲笑偌大的大清国竟然连一首国歌都没有 。
在人们的一片嘲笑中 , 一位年过七旬的拄着拐杖的老人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 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旗杆下 。 老人挺直腰板 , 清了清嗓门 , 满怀深情地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 。 这一幕让现场很多人为之动容 , 老人名叫李鸿章 。 我们教科书中 , 李鸿章是丧权辱国的罪人 , 无数人称他卖国求荣 。
梁启超曾说:“敬李之才 , 惜李之识 , 而悲李之遇也 。 但此后有袭李而起者乎 , 其时势既已一变 , 则其所以为英雄者亦自一变 , 其勿复以吾之所以恕李者而自恕也 。 ”这算是对李鸿章的评价 。 关于李鸿章的评价 , 网络上有一句话很经典 , “年少不知李鸿章 , 年老方知真中堂 。 ”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 , 年少时看到李鸿章的生平 , 将他视为卖国贼 , 对他痛骂 。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 , 越来越感受李鸿章的身不由己 。 这是真实的历史吗?从1871年8月 , 当李鸿章代表清廷在《中日修好条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 , 他的后半生不停地签订条约 。
有两个条约让李鸿章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 一个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 一个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 , 慈禧太后仓皇西逃 , 途中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 代表清廷与列强谈判 , 此时的李鸿章是两广总督 , 他已经患病 , 灯油将枯 。
在最后的签字仪式上 , 按理应该是庆亲王奕劻来签字 , 李鸿章却说:“这是天下最难写的字 , 你以后的路还很长 , 这个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字吧 。 ”这一年李鸿章78岁 , 签字时他将名字三个字签成“肃”字模样 。
签字结束 , 李鸿章回到贤良寺 , 他开始吐血 。 1901年11月7日 , 俄国人来到贤良寺 , 他们逼迫李鸿章在俄国占领东北的条约上签字 。 俄国人根本不管李鸿章身体情况 , 签完字后 , 李鸿章再次大口吐血 , 奄奄一息 。

李鸿章曾这样评价自己 , “予少年科第 , 壮年戎马 , 中年封疆 , 晚年洋务 。 一路扶摇 , 遭遇不为不幸 。 ”在最后的遗言中 , 李鸿章也明白大清大厦将倾 , 非自己一人能力挽救危局 。 毛主席曾评价李鸿章说 , “舟大而水浅也!”
毛主席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强人 , 但他所处的时代来到了穷途末路 , 这是时代的悲剧 , 也是个人的悲剧 , 可谓生不逢时 。 1901年11月7日 , 李鸿章魂断北京贤良寺 , 终年78岁 。 李鸿章在遗言中写道: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 练兵也 , 海军也 , 都是纸糊的老虎 , 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 不过勉强涂饰 , 虚有其表 , 不揭破 , 犹可敷衍一时 。 如一间破屋 , 由裱糊匠东补西贴 , 居然成一间净室 , 虽明知为纸片糊裱 , 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