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游纪历史会说话|达茂联合旗历史丨梁虎大苏吉开地、土默特蒙古族迁居巨金太


丝游纪历史会说话|达茂联合旗历史丨梁虎大苏吉开地、土默特蒙古族迁居巨金太
文章图片
丝游纪历史会说话|达茂联合旗历史丨梁虎大苏吉开地、土默特蒙古族迁居巨金太
文章图片
作者:郭润 。 稍有改动 。
大苏吉 , 是解放后直到本世纪初达茂联合旗东部的中心乡镇 。 “苏吉”是蒙古语 , 意为“羊胯骨” 。 因本地地势形似羊胯骨而得名 。 最早在这个地方居住垦荒的有梁虎、许二疤、冀来喜、张玉锁等人 。
【丝游纪历史会说话|达茂联合旗历史丨梁虎大苏吉开地、土默特蒙古族迁居巨金太】梁虎是大苏吉首位垦田农人 。 所以大苏吉早年叫梁虎苏吉 。 梁虎祖籍在山西省 , 祖上走西口在武川县碌轴湾安家 , 后又迁入达茂旗坤兑滩乡赛吾素 。 自幼爱倒弄牲蓄 , 贩卖畜产、茶叶 , 后来买卖越做越大 , 主要是从归化城(呼市)贩上牧民生活用品及妇女首饰品到外蒙大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周边置换活畜 , 然后运回归化城卖给回民 。 梁虎有一副侠义心肠 , 经常帮助他遇到的穷人 , 仗义疏财 , 也结交各阶层人物 。 这样常年往复 , 学会了蒙古语言与礼仪 , 在驼道上结交了许多蒙古族朋友 。 其中达尔罕王爷也是他的至交 。
一九三五年 , 赛吾素村因流行鼠疫病被国民政府封村 , 梁虎有家难投 , 成了无根之草 。 梁虎把此事告知王爷 , 王爷说 , 你们这些汉人 , 回去也是耕田 , 此疫也许一年半载 , 也许时间更长 。 不如先在咱们苏吉垦些荒地 , 先种上等待疫情过去再做打算 。 梁虎闻此言感激王爷收留之情 , 叩谢王爷后请王爷手下财务人员前去苏吉丈量好土地准备开垦 。 王爷听财务汇报后说 , 丈量什么 , 咱也不准备和他收租!告诉给他 , 苏吉的地想种哪种哪 , 别说梁虎一家种 , 他的亲朋好友来种也不收一粒租!
就这样 , 从一九三六年开始大苏吉有了农田 , 有了房子 , 而且种地不收租 , 聚来了许多失土流浪的农民 , 梁虎苏吉就这样诞生了 。 梁虎苏吉的诞生 , 是蒙汉团结的结晶 , 是达茂旗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历史的一段佳话 。
一九五六年 , 原设在大以克村的六区政府迁往大苏吉 , 并改名为萨音胡栋乡 , 大苏吉同时还设立有政公所 , 也是与乡镇同级别的单位;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时 , 大苏吉政公所撤销 , 萨音胡栋乡改称萨音人民公社 。。
一九五八 , 库列德尔素(即圐圙点儿素)乡被撤销 , 一九五九年原设在点儿素村的完全小学迁入大苏吉 。 一九六二年 , 萨音人民公社更名为大苏吉人民公社 。 一九七0年薛荣华在该地创立初中 , 一九七二年创立高中 , 当时的大苏吉中学聚集了全旗大部分优秀教师 , 学校管理严谨 , 当时达茂东五公社的高中生都在该地上学 , 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 。
随着撤乡并镇的机构改革 , 大苏吉乡2002年撤销 , 大苏吉中学随全旗撤点并校的教育布点改革 , 于2005年撤销 。 村里现有单位:大苏吉村卫生院、大苏吉村广播站和大苏吉村委会 。 大苏吉村委会属石宝镇管辖 , 下辖八个自然村:分别是大苏吉 , 小苏吉 , 小白岱 , 板塔素 , 乌兰忽洞 , 大石头 , 土格牧 , 巨金太 。
巨金太为蒙古族聚居村 。 巨金太村开地建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 , 最早垦荒有三家人 , 焦家、卢家、王家(后王家搬离巨金太 , 卢家还住土格牧村) 。 他们从召河“瞎团长”手上买得垦荒权 , 居住在阿路土格牧村 。 后来 , 焦家在巨金太找到水源打了井 , 就搬往现巨金太东一里建了房屋居住 , 焦家人根据村子前面有个景丰太村 , 给本村取名“巨金太” 。 再后来有叶家、黄家也入住苏吉东山东面的“前巨金太” , 吃水从大苏吉许家井上用牛车拉 。 当时本地区隶属土默特旗七努图克管辖(“努图克” , 蒙古语 , 意为“区”;土默特旗七努图克 , 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希拉穆仁镇 , 但辖区范围比现在希拉穆仁镇要大) 。 一九五一年 , 自治区领导乌兰夫看到当时土旗部分蒙古族老乡在原籍没有土地耕种 , 而七努图克又有许多肥沃的土地 , 就把八十多户土旗蒙古族老乡迁来安家落户 , 有云蛇、云茂等五户云姓蒙古族老乡就在前巨金太安了家 。 随着初级社的成立 , 前巨金太的几户人家嫌吃水不方便 , 便同焦家商讨 , 把焦家的井又往深打了一些 , 前巨金太住户全部搬迁到现在的巨金太村 , 有了足够吃用的水源 , 又有部分云姓土旗蒙古老乡搬来住 , 这样村里就聚居了几十户蒙古族老乡 , 当年的蒙古族占村民比比例的2/3 。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本村出生并居住过的张文清副旗长回村 , 看到村里小学校四十多名学生挤在一个牛棚改建的教室里上课 , 他通过各方面筹钱 , 帮村里建了校舍 。 巨金太学校于2003年被撤并 , 从牛棚教室走出来的学生现在遍布祖国各地 , 都成了社会的有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