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7月17日是杨绛先生诞辰110周年(生于1911年7月17日)。为纪念杨绛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宣布推出影印她亲手抄录的唐诗手稿,以《杨绛日课全唐诗录》为名出版,表示对她的诚挚纪念。
文章插图
2020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的《钱锺书选唐诗》,深受瞩目。其所据底本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钱锺书先生用《全唐诗》遴选,杨绛先生用毛笔抄录的手稿。这部手稿是数十年来从未对外公布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可供大众品读唐诗的独特选本。
文章插图
“全唐诗录”九册原稿全貌
展示杨绛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坚持课诗、习书的日常生活
从杨绛先生在手稿上标记的日期判断,她的抄录工作始于1983年1月1日,结束于1991年6月19日。大概从1985年开始,她比较有规律地坚持每天抄录一点。从1988年开始,几乎每天还标记了日期。
文章插图
【 出版|杨绛诞辰110周年|《杨绛日课全唐诗录》手稿影印本出版 展现坚持课诗习书的日常生活】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在杨先生“唐诗日课”的习字桌前合影
如果说,经过整理、注释和排印的《钱锺书选唐诗》,主要体现了钱先生选诗的标准(《钱锺书选唐诗》的“出版后记”中,对钱杨夫妇选诗、录诗的背景有详细的说明,对钱先生选诗的标准和趣味,也做了一定的分析),由杨先生亲手抄录并命名的《杨绛日课全唐诗录》,则展示了她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坚持课诗、习书的日常生活。其中有些批语,颇能加深我们对此的印象。
文章插图
如抄录沈亚之《宿白马津寄寇立》一诗时,杨先生写道:“沈亚之,小说家也。著有《寻梦记》(梦为秦弄玉婿)及《湘中怨》,皆有诗记其事。季识。” 抄录杜荀鹤名下《赠庐岳隐者》一诗时,杨先生写道:“十九日,圆圆生日也。”(1990年5月19日)爱女之情流诸笔端。抄录崔涂《巫山旅别》时她记道:“三十一日,今晚飞英。”在王建《失钗怨》题下注云:“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已三月不学书矣。”在孟郊《送淡公》诗末注云:“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试新笔。”在白居易《长恨歌》一诗旁批:“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开新笔。”在白居易《眼病》一诗,记录了一九八八年三月“十日,切芥菜一个,手抖不能写字”等。
总之,在这近8年漫长的时光中,除了近2000首唐诗,杨先生在这部手稿上还留下了抄录时间、随想感悟、重要行程等点滴记录,包含着丰富的个人情怀。
文章插图
杨绛多年来一直坚持写毛笔字,不以成书法家为目的
《钱锺书选唐诗》的“出版后记”提到,杨绛先生抄录这部唐诗选手稿的目的,既是为了鼓励钱先生选诗,也是为了自己练字。
文章插图
杨绛先生在进行“唐诗日课”的习字练笔
据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先生(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为本书撰写了“出版后记”)回忆,杨先生多年来一直坚持写毛笔字,但她并不以成书法家为目的,只是把它当成写作之余的一种个人修行。钱先生和杨先生相互有个约定,即彼此要给对方出的书题签。所以钱锺书先生出的所有书,书名都是杨先生题写的。记得有一次谈到《宋诗选注》的题签,杨先生说“选”字的捺笔没写好,被钱先生嘲笑说长了个“大胖脚”。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对于自己写过的字,杨先生也习惯于自我点评。1990年9月23日抄录完《采莲》诗“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后,她在“莲”字“迟”字旁批“捺太长”而在“水”旁批“捺好,而钩撇太轻,不匀称”,就是明证。另外手稿上还有好多字,旁边都画了圈,也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周绚隆分析说,这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写大字,老师用红笔给写得好的字打圈,叫“吃圈”。
无独有偶,1986年,杨绛先生在抄录的《自咏三首》(其一)旁批到:“三月二十九日宣圈。”“宣圈”或许就是所谓的“吃圈”,不过“吃圈”是被动的,“宣圈”是主动的。
- 论文选|陆祖鹤书法论文选《书道之悟》出版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
- 教育部|北京出版集团与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扎扎|波伏娃生前未公开小说遗作《形影不离》中文版出版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儿童绘本《了不起的故宫宝贝》出版
- 停尸间|执业四十多年,检验超过两万三千具尸体——传奇法医回忆录《非自然死亡》出版,深度披露停尸间里的真实故事
- 晋察冀日报|《晋察冀日报》创刊85周年暨邓拓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在保定举行
- 新书掠影|读书 | 出版
- 燕赵古贤事典|河北人民出版社重点图书《燕赵古贤事典》出版
- 出版社|充满活力的童书唤醒美丽春天,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发布2022年精品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