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雕花木床、朱漆妆匣、毛主席语录……古稀老人50多年收藏近千件老物件

七月的天气异常炎热,嘉善县魏塘街道小东门社区民俗展览馆内,古稀之年的陶留根老人正认真地整理着一件件心爱的藏品。作为嘉善县为数不多,且成一定规模的私人展馆,这里每一件藏品都烙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记和满满的乡愁记忆。“我的这些东西很杂的,有石器、木器、漆器甚至电器。”陶留根笑着说道。
走进展馆,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红底描金雕花精工拔步床。“这种床之前在我们嘉善很常见的,它三面围着高高的挡板,顶上有盖,私密性强,上面雕刻着梅兰竹菊、飞鸟螟虫,很能代表我们江南人的审美标准。”说着,陶留根又从旁边的展柜里拿出了一个朱红色的小盒子。据介绍,该盒为木胎朱漆,旧时盛放胭脂、水粉之用。“你别看就这么小小一个盒子,却能代表我们嘉善漆器制作的高水准,一般的漆器画面都是平面的,但是我们嘉善的漆器匠人别出心裁,通过反复描漆,将画面做成立体的了。”除了这些生活用具,展览室内还摆放了部分石锤、石臼等生产用具。
嘉善|雕花木床、朱漆妆匣、毛主席语录……古稀老人50多年收藏近千件老物件
文章插图
嘉善|雕花木床、朱漆妆匣、毛主席语录……古稀老人50多年收藏近千件老物件
文章插图
“我快80岁了,见证了国家的发展,也看到许多传统老物件消失。”陶留根说道,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外来商品的引入,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为人所熟知。“比如说买菜,以前我们都会提一个竹编篮子,又重又不方便,现在只要一个塑料袋就够了。”
陶留根告诉采访人员,现代化的产品使用很方便,却缺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像这个竹篮,上面编织的是传统的回字纹,象征着吉祥,我们古人喜欢赋予某些特殊图案以美好寓意,所以中华民族是有情怀、知审美的民族。”陶留根表示,随着老一辈匠人的离去,已经很少有人能制作这些充满人文情怀的传统用具,他希望通过保护收藏这些老旧民俗物件,为后代保存文化的根脉以及乡愁的记忆。
嘉善|雕花木床、朱漆妆匣、毛主席语录……古稀老人50多年收藏近千件老物件
文章插图
嘉善|雕花木床、朱漆妆匣、毛主席语录……古稀老人50多年收藏近千件老物件
文章插图
嘉善|雕花木床、朱漆妆匣、毛主席语录……古稀老人50多年收藏近千件老物件
文章插图
在众多的藏品中,陶留根最钟情的是一整套《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像章。“我们家世代务农,祖祖辈辈过着穷苦的日子,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我们这些贫苦百姓怎么可能翻身做国家的主人,过上现在这么幸福的生活。”顿了顿,老人突然放低声音,略带调侃地说道:“再告诉你个小秘密,我是1949年农历5月出生的,当时嘉善刚解放,没过几个月新中国又成立了,所以你说我怎么不热爱我们的国家,不尊敬毛主席。”关于这类藏品,陶留根还给他们取了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毛主席的光辉。
嘉善|雕花木床、朱漆妆匣、毛主席语录……古稀老人50多年收藏近千件老物件
文章插图
抚摸着一本本已经泛黄的《毛主席语录》,陶留根眼神略显黯淡。“现在年轻人对这些东西都不太感兴趣,确实国家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再让年轻人每人捧一本语录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我们不能忽视也不能遗忘,特别是它背后所承载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年轻一代必须要继承的。”陶留根说,保存好《毛主席语录》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他要为下一代留好“红色的根”。
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是在“留根”的路上,陶留根依然干劲十足,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老物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充分挖掘老物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将展馆打造成红色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并免费对外开放,欢迎全县乃至全国人民来此参观学习。
嘉善|雕花木床、朱漆妆匣、毛主席语录……古稀老人50多年收藏近千件老物件】(蓝媒联盟·嘉善县传媒中心采访人员 汪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