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邓颖超4次写信邀请张学良回国,他只回复了7个字,却字字戳心( 二 )


其实对于蒋介石的这次食言 , 张学良是理解的 , 因为他知道蒋介石此时正在跟阎锡山 , 冯玉祥 , 李宗仁打“中原大战”争权 。
他理解蒋介石的难处 , 所以就停止了和俄国人的战争 , 还签订了《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 。
蒋介石很会笼络人心 。 在东北军的追悼会上 , 蒋介石出手阔绰 , 拨款50万褒奖东北阵亡的战士 , 同时还给张学良和夫人于凤至举办生日宴会 , 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关系也迅速升温 。
之后 , 张学良带兵支援蒋介石 , 帮他打赢了“中原大战” , 巩固了他的中央集权 。
1930年10月 , 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 掌管东北三省 , 以及河北、
山东、北方九省区的军队 。 简单地说 , 在国民军内部 , 蒋介石是老大 , 张学良是老二 。
面对“九一八事变”的骂声 , 张学良是“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 因为背后还藏着一个“蒋大哥” 。
1931年9月18日晚上 , 日本炸毁沙俄修建的“南满铁路” , 嫁祸给中国军队 , 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 。
而作为东北最高统帅的张学良却没有发动一兵一卒 , 最后东北三省沦陷 , 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
马君武曾经还作诗《哀沈阳》来讽刺张学良 , 诗的原话:“赵四风流朱五狂 , 翩翩蝴蝶正当行 , 温柔乡是英雄冢 , 哪管东师入沈阳 。 ”
对于这些骂名和讽刺 , 张学良也只能是听之 , 任之 。
关于“不抵抗将军”这件事 , 张学良在后来的回忆录里说 , 他不认这个账 , 但是如果这件事再重来一次 , 他仍然会做这样的选择 。 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说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 也就是9月19日凌晨 , 张学良曾数次请示蒋介石 , 但蒋介石的回复都是“望力避冲突 , 以免事态扩大 , 一切对日交涉 , 听候中央处置可也” 。
最后张学良更是急的派人赶到南京 , 当面请示对策 , 而蒋介石却让人转告张学良 , 现在的一切都要听他的决定 , 万不可自作主张 , 千万要忍辱负重 , 顾全大局 。
就这样 , 张学良最终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 东北三省全境沦陷 。 1933年3月 , 热河失守 , 自此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略 。
1933年3月11日 , 张学良引咎辞职 , 代蒋介石当了“替罪羔羊” , 全国对张学良一片骂声 。 之后张学良便出国考察 , 与其说是考察 , 不如说是避避风头 。
蒋大哥 , 请成全我“全国统一”的梦想 , 好吗?
1933年底 , 蒋介石将张学良召回国 , 并给他豫鄂皖三省“剿总”副总司令的身份 , 之后又兼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 , 目的是剿共 。
可是张学良不想打红军 , 只想打日本人 , 但军令不能违 。 在“剿共”的战役中 , 东北军损失惨重 , 连师长都被打死了两个 , 团长就更不用说了 , 张学良很是痛心 。
之后便向蒋介石请缨打日本人 , 他想打回老家 , 收回东北 , 可是蒋介石给的指示还是“剿共” 。
张学良为了国共合作 , 一方面跟周恩来商量 , 如果蒋介石愿意和共产党合作 , 那他们就不要再反蒋了 。
另一方面为了劝诫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 , 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 , 强迫蒋介石签下“国共合作协议” , 也就是“西安事变” 。
最终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 国共达成了第二次合作 , 一致对外 。
事情办成了 , 那就是处理善后了 。 张学良发动兵变 , 让蒋介石很难看 , 为了弥补错误 , 他不顾众人的反对 , 独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 并将军权授予杨虎城 。
可是对于“小心眼”的蒋介石来说 , 这种奇耻大辱怎会就此罢休 , 他把张学良送到了军事法庭 , 变相地软禁了他将近半个多世纪不能归家 , 期间辗转多地 , 直到1946年被押至台湾 。
软禁期间 , 蒋介石曾多次想要除掉他 , 如果不是宋美龄的庇护 , 估计张学良早就像杨虎城一样尸骨无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