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庆|“文化东城”会客厅举办主题沙龙 探讨公共文化新型空间


毛大庆|“文化东城”会客厅举办主题沙龙 探讨公共文化新型空间
文章插图
7月13日,“文化东城”会客厅在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召开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主题沙龙,研究院专家顾问毛大庆、张百成以及来自东城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和东城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相关代表、媒体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与会人员共同探讨公共文化新型空间运营新可能,就如何建设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进行了交流分享。
当下,公共文化新型空间建设,已经上升为文化战略发展方向。此次“文化东城”会客厅推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主题沙龙专场,邀请部分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代表围绕空间运营、资源挖掘、文化理念和建设路径等方面展开探讨,既是总结分享新型空间在运营建设中的经验和难题,也是搭建新型空间资源互通的新平台,进一步激发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
毛大庆|“文化东城”会客厅举办主题沙龙 探讨公共文化新型空间
文章插图
会议上,来自朝阳门街道社区文化生活馆(27院儿)、史家胡同文创社、史家胡同博物馆、景山街道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角楼图书馆和南池子美术馆代表分别就自身的运营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交流,并就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优化、内涵丰富、形象打造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朝阳门街道社区文化生活馆(27院儿)代表于歌表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的转型要以满足在地居民需求为基础,秉承全新的公共文化模式和社区营造理念,通过打造文化名片、发挥“文化磁石”效应,以艺术推动社区发展。处在“十四五”时期的新阶段,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观念、新理论、新形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持续完善机制、提升品质、扩大外联以及可持续运营,串联开放多元的供给主体,引发文化艺术传播的创新潮流。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冯斐菲表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改变了多年来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全面链接社会资源要素,实现了政府的工作角色转变、工作方式转型。未来公共文化新型空间发展要实现高品质的良性运转,还需要创新公共文化政策协同机制,用足用好公共文化优势资源,以公共文化服务广泛延伸扩面带动区域发展活力。
专家毛大庆表示,东城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承载着东城的文化特色,这些空间的产生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广泛的空间承载,北京作为中华文化展示窗口的人文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和提升。公共文化新型空间应是文化荟萃、艺术表达、思想交流、生活体验等集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要兼具开放性、复合性和外延性,不断延展新内容、探索新方式、挖掘新内涵,以文化创新赋能城市,打造开放共享、交织连片的公共文化新型空间新局面。
近年来,东城区坚持“崇文争先”理念,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实践,努力孕育出有特色的、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新型空间,艺术空间、特色书店、活动中心、公共集市等不断涌现。本次活动是以文化激活老城空间为探索,研究新型文化空间发展方向的有益尝试。“文化东城”会客厅将继续围绕基层社会治理、街区更新改造、文化资源联动、公共文化服务等多主题开展研讨,以沙龙形式搭建开放共享平台,塑造“文化东城”品牌IP。
文/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 蒋若静
毛大庆|“文化东城”会客厅举办主题沙龙 探讨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