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青未了/清泉汩汩润心田

陈集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作品征集之优秀文学作品展清泉汩汩润心田(散文)
齐鲁田/文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鲁西南平原腹地,我们那个拥有八百人左右的村庄,每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在村东和村中的两口老井旁,都会排起长长的挑水人队伍,水桶叮当作响,间或加杂着村民们的欢声笑语,成为记忆中不变的热闹景象。
村里的这两口老井,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于究竟始建于何年何月,已无人知晓。据老人们的口口相传,村东的那口老井,在我们齐氏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到此时,村中就已有此井。我村原名周庄,周姓村民为明朝之前的原住民,据此推测,此井当为原住民周姓所建。这两口老井,成为村民们饮水、洗衣、做饭、喂养牲畜等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每日清晨这两口老井旁就排起长长的挑水队伍,无论春秋冬夏,寒来暑往,刮风下雨,天天如此,成为村中一道永不改变的风景。
祖父|青未了/清泉汩汩润心田
文章插图
祖父|青未了/清泉汩汩润心田
文章插图
在那个年代,在我们家中最为辛苦的要数祖父和父亲。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每天都要坚持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到村东的那口老井用扁担去挑水,用挑来的井水把家中的两个水缸倒满,才能满足家人一天的生活所需。做完这项工作之后,身为饲养员的祖父才能到生产队做工,身为民办教师的父亲才能到村小学去教课。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祖父的三叔齐鸿猷从原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的位置上退休后回到山东老家定居,此时他已年逾古稀,无力亲自到老井挑水,当时年近六旬的祖父主动承担起为其三叔挑水的义务,祖父总是早起先把其三叔的水缸挑满,再往自己家中挑水,几年如一日,赢得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在1981年的一天,当时已年届八旬,身为退休的原铁道部高级工程师、我祖父的三叔齐鸿猷在家中请人打了村中第一口压水井,成为村中的重大新闻,村民们纷纷到其家中参观,不由得啧啧称赞。这在当时,不亚于一场重要的技术革命。这种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压水井,老人孩子均可使用,能够把家中主要劳动力从繁重的挑水工作中解放出来,村民们有样学样,压水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基本在农户中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压水井代替扁担到老井挑水,可以说是我村的第一次“供水革命”。
祖父|青未了/清泉汩汩润心田
文章插图
祖父|青未了/清泉汩汩润心田
文章插图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这种简易方便的压水井立下了汗马功劳,村里的农户们基本上家家饲养牛羊,把养殖作为一项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那个时期,我们家年年养牛都在两三头左右,每年的暑假,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割草喂牛,傍晚时分,把满筐的青草从田野里背回家中,先用铡刀切碎,之后用压水井里的清水把水缸灌满,在缸中把切好的青草和麦糠充分混合,把其中的泥土淘净,用笊篱把草和麦糠从水中捞出来,搭在专用的晾草架上把水控出,之后再用筛子把草料端到牛屋倒在石槽内,添加上磨碎后的玉米精料,用一根木棍把草料拌匀,这时那几头鲁西黄牛便伸出长长的舌头,津津有味地咀嚼起草料来。这一系列繁琐流程,紧凑而有序,劳累而又繁忙。当时年少的我,忙完这一切,常常已是满头大汗。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村在几位养殖大户的带动下,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蛋鸡存栏量都在四五千只左右,蛋鸡养殖需要供给大量饮水,这时如果再用那种简易的压水井供水,已不能满足需要。这些养殖户们率先在家里打起了小型的砂管井,井深为30米左右,因地制宜建个小型水塔,或配置小型的压力罐,用电机抽水,之后用水管把井水引到鸡舍中,可称得上为家庭自给型自来水,把人们从用压水机供水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村民们纷纷效仿,在村中兴起了第二次“供水革命”高潮,村中三百余户人家,基本上都用上了这种简易的砂管井。这种供水方式,一直持续到我村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之前的2017年左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两次“供水革命”,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无论是压水井还是家庭自给型的自来水供水方式,均无法保障合格的饮用水质量。据专家检测发现,我村和附近村庄的浅层地下水水质较硬,含氟量超标,长期饮用这种地下水,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一些男女青年牙齿因此发黄,伤害了他们爱美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