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衣冠|公、祭、朝、常服该如何穿?,古代礼服讲求不同场合穿不同服饰
中国立法讲究不同场合穿不同服饰 , 作为官员除了日常在家穿用的衣服以外 , 至少还要常备三种服饰:朝服、公服和祭服 。
历代朝服 , 形制和颜色各有变化 , 但一代有一代的规定 。 孔子说:“朝服而朝)”(《礼记·玉藻》)进言朝见 , 除非皇帝恩准 , 必须要穿朝服 , 否则就
有“不敬”之罪 。
文章图片
汉武帝在犬台宫召见江充 , 江充提出请求 , “愿以所常被服冠见上” , 汉武帝准许了 , 江充就穿了“纱穀神衣" , 后襟像燕尾一样垂下来 , 戴一顶“神鲡步摇冠 , 飞翮之缨” , 来见武帝(《汉书.江充传》) 。 这是一身个性色彩很浓的常服打扮 , 皇帝点了头 , 就没有问题 。
文章图片
另有一个田恬 , 还是个袭爵武安侯 , 却因为“衣裕愉入宫” , 没有穿朝服 , 被汉武帝以“不敬”免爵除国 , 是汉代的一种短衣 , 属于常服 。
皇帝受百官朝见 , 也要换上朝服 , 随便不得 。
有的朝代 , 有的皇帝 , 在服饰的礼节上也可能比较宽容 。 如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 , “诸王入斋阁得白服裙帽见人主” , 斋、阁是皇帝在宫中读书、休息的地 , 诸王又是皇帝的兄弟亲族 , 免了君臣大礼 , 常服相见 , 也添些人情味 。 但出了斋罔进入太极殿 , 就一定要在四厢换朝服(《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 因为太极殿是议政的所在 , 场合不同 。
北齐更宽 , 臣下穿了常服女虽谒见君上 , 出入省寺 , 若非元正大会 , 一切通用”(《旧唐书·舆服志》) 。 这可能与北齐皇室鲜卑化有关 。 '元正大会” , 就是元旦大朝会 , 元旦是所谓“三元之日” , 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 这一天不但官朝见 , 外国使者也要来参贺 , 比平时的朝会隆重得多 。 北齐的礼节再松弛 , 这一天朝服也马虎不得 。
百官退朝以后 , 要处理日常公务 , 这时穿的官服叫公服;地方官不能入朝 , 在衙门里坐公堂 , 也要穿公服 。 朝服和公服的区别 , 据《宋史·舆服志》'凡朝服谓之具服 , 公服从省”之说来看 , 主要在于繁简之分 。 刘宋代官员朝服和公服头上戴的就不同 。
文章图片
朝服要戴冠 , 一般是文官进贤冠 , 武官貂蝉冠 , 法官獬豸冠 , 光是进贤冠就分为七个等级;公服则戴幞头 , 而且“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 。 其具体形制 , 历代不尽相同 。
祭祀是古代的一件大事 , 《礼记·曲礼》说:天子每年要祭天地 , 祭四方 , 祭山川 , 祭五杷 。 华夏古族是个多源融合的大族 , 在宗教上容纳多神崇拜 。 以天子之尊 , 也要方方面面“烧香 。 都烧到 , 以免得罪了哪一方的神灵 , 好多一份保褚 , 少一点灾祸麻烦 。 按着等级挨下去 , 诸侯要举行方祀 , 祭山川 , 祭五祀 。 大夫要祭五祀 。 士只祭自己的祖先 。 以后 , 历代的祭祀各有些变化 , 名目繁多 , 不及详考 。 但祭祀要穿特定的祭服 , 则是礼法的规定 。
《曲礼》说:“君子虽寒 , 不衣祭服 。 "这是说 , 祭服平时是不许随便穿的 , 只能用于祭祀的特定场合 。
文章图片
朝服、公服、祭服都是礼服 , 也称法服 。 与礼服相对的 , 便是常服 , 也称便服、野服 。 有的古书也把公服称为常服 , 这属于用语上的不统一 。
礼服和常服的形制 , 历代都有变化 。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认为中古时期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 就是古代贵族以上“衣”下“裳”为礼服 , 以'衣”裳”相连的“深衣”为常服 , 到魏晋后却以由深衣发展变化来的袍、衫为礼服 , 而由衣、裳发变化来的襦、裙却成为常服了 。
- 汉服指南资讯|静尘轩价值85万的大发冠到底是什么样的?解谜价格之高的真实原因
- 汉服指南资讯|“凤髻”?“凤髻”与“凤冠”一样吗?不是只有皇后才可以梳哦~
- 日军|抗战时期,一人一猴一铁棍击毙日军6人,后来失踪只留下座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