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夷|观唐习律102|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吴融诗似盛唐

前言明朝许学夷《诗源辨体》:
吴融七言律“太行和雪”一篇,气格在初、盛唐之间,“十二阑干”、“别墅萧条”、“长亭一望”三篇,声气亦胜,其他皆晚唐语也。
吴融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许学夷评价说,他除了这三首诗以外,其他都是晚唐语。晚唐语即晚唐体诗歌。
一、晚唐语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曾经写道:
以时而论,则有.........,唐初体(唐初犹袭陈隋之体),盛唐体(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元和体(元、白诸公),晚唐体........
严羽把唐朝的诗歌,分成了五个部分,假如把大历体与元和体看作中唐体的话,就是四个部分:
唐初体,盛唐体,中唐体,晚唐体。
文学史上四唐的时间,不可能精确到特定某个时间,多以唐文宗大和元年(827)为“晚唐”开端。不过严羽所说的晚唐,大致可以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去世以后开始。
四年以后吴融出生,他一生留下了近三百首诗,其中七律有一百多首,按照许学夷的说法,除三、四首外皆“晚唐语也”。
何谓晚唐语呢?
许学夷|观唐习律102|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吴融诗似盛唐】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说:
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为高。
宋朝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说:
唐诗自咸通而下,不足观矣。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气丧而语偷,声烦而调急,甚者忿目褊吻,如戟手交骂。大抵王化习俗,上下俱丧,而心声随之,不独士子之罪也,其来有源矣。司空图辈,伤时思古,退己避祸,清音泠然,如世外道人,所谓变而不失正者也。余故尽取晚唐之作,庶知律诗末伎,初若虚文,可以知治之盛衰。
北宋末吴可《藏海诗话》云:“
唐末人诗,虽格调不高而有衰陋之气,然造语成就,今人诗多造语不成。”
晚唐是一个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失意的诗人们,没有了盛唐人豪迈自信的家国胸怀。总是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负能量,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雕琢字句,更加注重诗歌的外在形式。
许学夷|观唐习律102|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吴融诗似盛唐
文章插图
二、吴融生平吴融(850年-903)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从唐僖宗咸通六年(865年),吴融开始参加科举,一直到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40岁时才中举。与他同年进士及第的还有著名诗人韩偓。
此时的唐朝廷早已经是强弩之末,藩镇尾大不掉。登第之后的吴融跟随韦昭度入蜀平乱,结果无功而返。
回到朝廷后,吴融曾经官至侍御史,又遭人谗言,遭贬荆南;
乾宁三年(896年),吴融被召回京城,任礼部郎中,后入充翰林学士,官至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逼长安,韩全诲等人劫持唐昭宗到凤翔,吴融逃出京城,流落阌乡。
天复三年(903年),朱温挟傀儡皇帝唐昭宗回长安, 吴融再度被召回任翰林承旨,当年死于任上。
吴融去世当年,韩偓兄弟也被朱温贬出长安。第二年,宰相崔胤被满门抄斩,不久唐昭宗被挟持到洛阳,八月,唐昭宗为朱温所弑。
许学夷|观唐习律102|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吴融诗似盛唐
文章插图
三、七律《金桥感事》这首诗,被评价“气格在初、盛唐之间”: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唐诗鼓吹评注》说:此诗“指孙揆败于沙陀之事”,沙陀,指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朱温暗中贿赂宰相张浚,鼓动唐昭宗发兵征讨李克用。结果这一战唐军大败,唐昭宗低头认错,不但颜面扫地,而且失去了有生力量。
诗人吴融时在潞州金桥,有感而作此诗。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第一联,写景,表现了太行山雄伟壮美。
颔、颈两联,用了四个历史典故,婉转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判断。
饮马早闻临渭北, 用《左传》故事。公元前五七九年,晋楚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这里暗示李克用有不轨之心。
射雕今欲过山东。 “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雕典故,“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还是暗指李克用。
百年徒有伊川叹,周平王迁都洛阳时,大夫辛有在伊水看到披发蛮族人在野外祭祀。暗示到唐王朝有灭亡之征兆。
五利宁无魏绛功。 诗人仍希望唐昭宗采用春秋时晋国魏绛之策,以期收到“五利”之功。魏绛认为“和戎”有“五利”,而晋悼公采用了魏绛的主张,避免兵祸。 这一句表达吴融反对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