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建设杂谈 | 中美关系50年(三)


经济观察报|建设杂谈 | 中美关系50年(三)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 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 你不像是在我梦里 , 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 。 ”1994年 ,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播出 。 跌宕起伏的剧情、闯荡纽约的北京人的悲欢离合紧紧抓住了亿万观众的心 , 刘欢演唱的该剧主题曲《千万次的问》更是传唱大江南北 。 笔者当时居住在一座筒子楼里 , 左邻右舍全是年轻人 。 记忆中 , 每天晚上 , 当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开始播放时 , 几乎所有房间的电视机都把音量放大 , 有人甚至打开门 , 让刘欢嘶吼、高亢的声音在楼道里回荡 , 也有不少人跟着电视一起高唱这首歌 。
对于当时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来说 , 他们日思夜想追寻的 , 不是爱情 , 而是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梦 。
中美两国在1971年恢复交往、1979年正式建交后 , 随着国门的打开 , 美国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和以电影、流行歌曲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 给了中国人极大的震撼 。 到美国留学成为年轻人最大的梦想 , 而媒体全方位的报道 , 加上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描述的美国的真实情况 , 也让那些取得赴美资格的中国人在启程之际 , 心中充满了悲壮的感觉 。 因为纽约(美国)既是天堂 , 也是地狱 , 奋斗就有可能出人头地 , 或者为报效祖国衣锦还乡、或者留在美国汽车洋房 , 而一旦失败就卑微如尘埃 , 无颜回国见江东父老 。
与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高级知识分子对美国的无限向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随着冷战的结束 , 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和战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1993年 , 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 。 在竞选期间 , 克林顿就激烈抨击老布什的对华友好政策 , 就任后 , 在克林顿的主导下 , 美国将对华关系的指导原则调整为遏制与接触并行政策(containment & engagement , 简称congagement) 。
这个政策 , 遏制排在前面 , 接触排在后面 。
彼时 , 庞大的苏联帝国已经崩塌 , 中国作为美国准战略盟友的价值不再凸显 , 加之在之前的接触中 , 美方对中国的国力、军事实力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 所以 , 一旦有事情发生 , 美方的脸色就不再掩饰 , 行动也开始肆无忌惮 。
在这个背景下 , 克林顿就任第一年 , 发生了著名的银河号事件 。
1993年7月7日 ,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所属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的银河号集装箱轮船从天津起航 , 途径上海、香港、新加坡、雅加达 , 载着782个集装箱驶往中东 , 预计8月3日抵达迪拜卸货 , 然后再去沙特达曼港和科威特 。 这是一次普通的、正常的商业航运 。 船上载着运往中东地区的文具、小五金、机械零件和染料等货物 。
7月23日 , 美国驻华使馆向中国外交部通报 , 声称根据可靠情报 , 银河号装载有可以制造化学武器的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 , 准备运往伊朗的阿巴斯港 。 美国要求中国立即采取措施制止这一行为 , 否则就对中国进行制裁 。
【经济观察报|建设杂谈 | 中美关系50年(三)】8月3日 , 美方又来交涉 , 提出该船如不返回出发地 , 美方将登船检查 。
与此同时 , 美军军舰开始围追银河号 , 舰载直升机对银河号进行全方位监视和拍照 , 美军通过无线电与银河号船长联系 , 详细查问船名、航向、航速、船籍港、货运情况及目的港等情况 。
美方又放出消息 , 如果银河号驶向伊朗 , 美军将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阻拦 , 包括击沉银河号 。
8月3日 , 银河号被迫在距离霍尔木兹海峡10多海里的公海上抛锚 。
在此期间 , 中方要求银河号将所有舱单和提单传真回国 , 经反复核对 , 发现没有美方指称的化学物品 。
面对中方的答复 , 美方不信 。 直到8月12日 , 美方一位高级官员还坚称 , 情报准确无误 , 一定要登船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