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兴市场20周首现净流入,回调下外资如何看中国市场?( 二 )


中国股市高估值待盈利回升消化
转视中国 , 上周沪、深两市日成交额均超出1.5万亿元 , 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 如此大的交易量表明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的参与度都很高 。
近日 , 在市场持续火爆的背后 , 市场也出现降温信号:一是证监会严查场外配资 , 后续还将继续公布违规配资机构名单;二是社保基金减持中国人保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拟减持汇顶科技等;三是大基金减持多只热门科技股 。
高盛认为 , 与历史平均估值水平(5年平均估值12.1倍)相比 , 目前A股的估值(13.4)偏高 , 但盈利正常化将消化高估值 。 7月7日 , 高盛将沪深300的12个月目标价从4100点提升至4600点(对应13倍估值) , 将3个月目标价提升至5370点(+15% , 对应16.6倍估值) , 即短期的情绪可能较长期更乐观 。
尽管市场估值有待中报季的检验 , 但缪子美表示 , 当前外资仍相较看好中国市场 , 其盈利拐点的能见度更高 , 消费有望在投资反弹后复苏 。 除了A股 , 满足香港“二次上市”要求的在美中概股(ADR)近期也大幅反弹 。 鉴于ADR和相应港股之间是随时可互相转换的 , 因此当前机构对持有ADR的担忧大幅下降 。
她提及 , 与全球各国相比 , 中国在疫情控制和宏观经济复苏方面具有优势 , 中国也是今年IMF预计GDP增速最高的国家 。 但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相比 , 大摩的数据显示 , 中国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仍有40%的折让 , 这是自2014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
不过 , 市场也在关注两融资金的影响 。 随着行情逐渐展开 , 两融资金规模上升很快 , 每周增加几百亿元规模 , 对行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机构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 相对而言 , 两融资金的立场不太坚定 , 容易受行情波动影响 , 关注流入的同时要随时注意其撤退 。 不过 , 大摩认为 , 融资融券自2015年以来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 占A股流通股市值的比例基本保持在4%左右 , 远低于当年的10% 。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有助外资流入
此外 , 尽管今年外资净流入量已大不如去年 , 但仍是备受关注的边际力量 。
7月至今的短短几个交易日 , 北上资金净流入近600亿元 。 自开通以来 , 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首次突破1.1万亿元 。
近期港交所宣布 , 于7月10日推出SPSA集中管理(Master SPSA)服务 , 以便利基金经理从整体层面对可出售股份进行交易前端监控 , 同时保持与原有单个基金层面的SPSA一致的交易后结算过程 。 据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了解 , 这一机制的推出将便利外资布局A股 , 也有望为MSCI等国际指数机构进一步扩容纳入A股扫清现存的四大障碍之一 。
去年11月 , MSCI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四大问题 , 包括:完善风险对冲和衍生品工具的获取 , 解决中国A股较短结算周期的问题 , 完善陆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 , 以及在陆股通中形成有效的综合交易机制 。 SPSA集中管理服务的推出 , 则是为了以一种创新、独立的方式实现外资普遍适应的综合交易机制 。
瑞银中国全球金融市场部主管房东明近期对采访人员表示 , 这一机制至关重要 。 在穿透式监管下 , 中国境内采取实名制交易 , 每一个投资者的身份都需确认 。 而国际机构所管理的资产组合背后可能有10个、100个甚至更多账户 , 在中国的实名交易体制下 , 就要一个个去做交易 , 这样每单交易所得到的价格可能都是不同的 。 在海外 , 投资者可委托代表人(如基金经理人)在综合交易账户机制下下单买卖股票 , 成交后再分配至各投资人账户 , 即用综合交易账户下单买卖 , 而交割仍回归至各投资人账户进行 , 使客户都能得到最平等的待遇 , 即一次性交易后再公平划分到每个投资者的账户 。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 , 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 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 , 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