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说史|隐姓埋名200多年,至今还保留着祖先的习俗,和珅后人现身黑龙江

【子夜说史|隐姓埋名200多年,至今还保留着祖先的习俗,和珅后人现身黑龙江】提起和珅 , 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 。 和珅家境贫寒 , 但入仕后一路顺风顺水 , 在李侍尧受贿一案更获得了乾隆帝的重用 , 和珅初尝了财权在握的滋味 。 随着官位高升 , 权势膨胀 , 和珅逐渐利欲熏心 , 结党营私 , 形成朝廷一股庞大的势力 , 成为清朝中期的权臣 , 后在嘉庆四年(1799年)被革职入狱 , 后被赐自尽 。
子夜说史|隐姓埋名200多年,至今还保留着祖先的习俗,和珅后人现身黑龙江
文章图片
和珅死后 , 家中钱财散尽 , 子孙飘零 。 据史书记载 , 和珅与妻共育两子一女 。 大儿子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乾隆帝赐婚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 。 次子早夭 。 女儿与爱新觉罗·永鋆成婚 , 但在和珅革职入狱赐自尽后受到影响 , 郁郁而终 。
长子丰绅殷德与十公主无子 , 育有二女 , 和孝公主顾念夫家无后 , 便过继了一个儿子到自己膝下 , 抚养嗣子长大成人 。 和珅是大姓钮祜禄氏之后 , 出身于满洲正红旗 , 与清朝鳌拜等人一样 , 他的后代都在今天的黑龙江拉林满族镇有迹可循 。 清乾隆年间京都移民 , 大量旗人移居 , 其中就包括了这些名臣的家族 。
子夜说史|隐姓埋名200多年,至今还保留着祖先的习俗,和珅后人现身黑龙江
文章图片
多年来历史的发展、文化的交流 , 这些旗人形成了独特的京旗文化 , 这里的满族与东北其他地区不同 , 文化中带着浓郁的京都特色 。 在一些旗屯中 , 人们不会说东北方言 , 口音仍然带有京腔 , 一些满文词汇以及当地的服饰等各方面都保留着京都特色 。
按照乾隆帝的要求 , 当时北京的旗人跋山涉水来到这片黑土地 , 开始了平时农耕训练 , 战时出兵打仗的屯垦戍边生活 。 他们保持满族旧俗 , 作为渔猎民族需练习骑射 , 不允许保留在京都的闲散风气 , 在生活起居上也学习祖宗之行 , 一为屯垦戍边 , 二为追忆祖先 。 这一规定在嘉庆、道光几朝中又延续了下来 。
子夜说史|隐姓埋名200多年,至今还保留着祖先的习俗,和珅后人现身黑龙江
文章图片
和珅的后人名叫和英琦 , 居住在拉林镇 , 在2000年发现的清朝档案《拉林格勒楚喀京旗原案》中有和英琦祖上移民的经过记录 。 和英琦的家里至今仍保存着祖先画像的原件 , 而拉林镇其他满人家中的画像原件已丢失数件 , 和英琦手中的“老影”便更为珍贵 。
子夜说史|隐姓埋名200多年,至今还保留着祖先的习俗,和珅后人现身黑龙江
文章图片
在东北这片土地上 , 和英琦家族已隐姓埋名200余年 , 受几朝皇帝的要求影响 , 他们至今仍然保留着部分满清的习俗 。 例如不允许对祖宗神灵不敬、不吃狗肉、以西为贵 , 房屋西炕不坐人等 。 再有女儿出嫁之时 , 家人向猪耳朵里倒酒 , 若猪摆头 , 则意味祖宗神灵应允这门婚事 。
子夜说史|隐姓埋名200多年,至今还保留着祖先的习俗,和珅后人现身黑龙江
文章图片
结婚之时 , 新郎需要用喜轿迎接 , 在新娘下轿之前 , 用箭向新娘喜轿连射三箭 , 不过是“虚射” , 箭落至轿前即可 , 在进门后 , 新郎还要向新房四角各虚射一箭 。 和珅的贪污敛财使自己家道中落 , 甚至未留下一位直系子孙 。 乾隆朝的京都移民促进了民族团结 , 形成了独特的京旗文化圈 , 也为今天对满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