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史通今|任命李勣为叠州都督,李勣立刻上任,救了自己一命,李世民临终前

面对李世民的最后试探 , 李勣没留任何破绽 , 从此成为唐高宗的肱股
唐朝贞观二十二年 ,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只有51岁 , 但已经久病难医 。 这一年 , 房玄龄、萧瑀等朝廷重臣相继离世 , 对李世民打击很大 。 次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 李世民在含风殿驾崩 , 唐朝最伟大的帝王走完了他23年的帝王生涯 。
博史通今|任命李勣为叠州都督,李勣立刻上任,救了自己一命,李世民临终前
文章图片
李世民临终前 , 曾在病床上对太子李治说:“无忌、遂良在 , 汝勿忧天下!”
这是在托孤 , 李世民把太子李治托付给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 这个安排很奇怪 , 因为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并未出现在李世民的托孤名单中 , 这个人就是李勣 。
博史通今|任命李勣为叠州都督,李勣立刻上任,救了自己一命,李世民临终前
文章图片
要知道 , 贞观十六年 , 李世民在经历“李承乾谋逆案”之后 , 立嫡三子李治为太子 , 并且把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瑀、李勣四位心腹大臣都派往东宫兼职 , 分别担任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 太子詹事 。 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心腹大臣辅佐太子 , 实际上是为了让太子施恩于心腹大臣 , 等太子一旦登基 , 这些“东宫旧臣”必然会被新帝加封 , 从而更加效忠于新帝 。 因此 , 李勣身兼“太子府詹事”一职 , 这个兼职虽然不起眼 , 但却意义重大 。
博史通今|任命李勣为叠州都督,李勣立刻上任,救了自己一命,李世民临终前
文章图片
按照李世民最初的布局 , 若自己驾崩后 , 房玄龄(文臣)、长孙无忌(外戚)、萧瑀(贵族)、李勣(军方)四人肯定是辅佐太子李治的最佳组合 。 遗憾的是 , 贞观二十二逆案 , 房玄龄和萧瑀先后 , 李世民驾崩时 , 仅剩长孙无忌和李勣二人 。 但最终李世民却只选中了长孙无忌 , 另外加一个褚遂良 , 却把李勣排除在外 , 这是什么原因呢?
熟悉唐史的读者 , 对李勣应该不陌生 , 李勣 , 原名徐世勣 , 字懋功 , 后人也称之为“徐茂公” 。 隋朝末年 , 徐世勣从瓦岗军投奔唐军 , 因立功被李渊赐姓李 , 改名李世勣 。 李世民登基后 , 为了避讳“世”字 , 遂改名为李勣 。 在唐朝初年 , 李勣随李世民开疆僻壤 , 两次击败薛延陀 , 又打破东突厥 , 攻打高句丽 , 他智勇双全 , 是唐朝不可多得的军事家 , 和李靖并称为“二李” 。
博史通今|任命李勣为叠州都督,李勣立刻上任,救了自己一命,李世民临终前
文章图片
李勣是文武全才 , 为唐朝立下不世之功 , 纵观李勣的一生 , 他生前几乎没有任何污点(武则天时期 , 李勣的孙子李敬业造反 , 这是后话) 。 所以 , 李世民把李勣排除在托孤名单之外 , 有三个地方说不通:
第一 , 李勣是李世民最早给太子选定的四位辅臣之一 , 而且没有犯什么大错 。
第二 , 李勣是四位辅臣中唯一一位军事将领 , 新旧势力交接时 , 李世民和李治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军事人才来控制局面 。
第三 , 唐高宗登基后的第一天 , 太子府众多旧臣纷纷在第一时间得到晋升 , 例如 , 原太子左庶子于志宁被晋升为侍中 , 原太子右庶子高季辅被晋升为中书令 , 原太子府少詹事张行成兼任侍中 。 而李勣本来任太子詹事 , 职位比这三位都高 , 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封赏 。
博史通今|任命李勣为叠州都督,李勣立刻上任,救了自己一命,李世民临终前
文章图片
其实 , 李勣没有参与“托孤” , 并不是他不够优秀 , 而是因为他太优秀 。 《资治通鉴》记载:上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余 , 然汝与之无恩 , 恐不能怀服 。 我今黜之 , 若其即行 , 俟我死 , 汝于后用为仆射 , 亲任之;若徘徊顾望 , 当杀之耳 。 ”
这句话是李世民在病重时对太子李治说的话 , 意思是说:李勣这个人能力和智慧都是顶级的 , 但是 , 你(李治)对他没有恩情 , 恐怕不能驾驭他 。 朕(李世民)现在将他贬到叠州任都督 。 如果他得到命令后立即去赴任 , 就说明他很忠心 。 等你登基后 , 一纸诏书将他召到长安给予重用 , 他必将忠心于你 。 如果他得到命令后犹豫不肯离开京城 , 你立即杀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