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开篇语】
唐朝有一位丞相,因为结怨太多,常常担心被人行刺。
他出门,一定要戒备森严,就算是在家中,也要一个晚上换几次卧室,就连家人也不知他住在哪个屋子。
这个人就是李林甫,唐玄宗的心腹宰相,唐盛天宝年间的头号奸人。
一辈子不单整人,更擅长一本正经胡说。
口腹蜜剑这个成语,就是他的专有名词。
而且,别看是胡说,但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分分钟就能挖坑给人跳。
比如,他的政敌李适之,个性耿直,说话不绕弯子。
在闲谈中,李林甫有意无意地向对方透露出“有价值”的信息,他对李适之说:“华山有金矿,开采可以富国,皇帝还不知道。”
文章插图
果不其然,李适之记住了这句话,并在某日的君臣对话时,热情地鼓动唐玄宗去开发华山金矿,以求富国强兵。
但李林甫却在一旁说,“但华山陛下本命,王气所在,凿之非宜。”
意思是说,皇上您的命和华山在一根绳子上,金子再多,也决不能去开。
一句胡话,让唐玄宗对李适之心生厌恶,最后狼狈贬官而去。
从古至今,一直不缺胡说八道的人。
就连现在我们所处的茶圈里,也比比皆是,层出不穷。
有些,甚至还能以假乱真,让旁人不断发出“哇”的感叹,你就成功了。
于是乎,趁此机会来总结一下平日里,喝茶交流的过程中,遇到过的那些奇葩们。
文章插图
《1》
奇葩语录一:我只喝30年以上的老白茶,曾经还见过清朝的普洱茶呢!
可以简单判定,这又是一个唯老茶是举的人。
近几年,茶圈中追捧老茶的人的确不少,最常听到的,是老白茶以及老熟普。
关于老白茶的走红,大多数人的认识,是从“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开始。
很多人热衷于买老白茶,喝老白茶,但却不曾了解过,年份真实,且能够在30年以上的老白茶,微乎其微。
原因在于,白茶复兴的时间并不算太久,即便是在早几年就开始有意识地存老茶,也只在10年左右。
文章插图
而市面上那些动辄20年,30年,甚至上百年的老白茶,有99%的情况,是智商税。
以做旧茶冒充的老白茶,鱼目混珠,投入市场,高年份加低价格,博得了众人的眼球。
容易受骗上当的,往往是盲目追老的那部分人。
再说到,“清朝的普洱”,“从老茶农家里挖出的100年陈老白茶”,等等所谓的稀有老茶,即便是真的,有人敢喝吗?
在过去,没有专业的仓储设备,也没有丰富的存茶经验。
就算年份真实,这些茶叶也早已变质发霉,成为了一堆垃圾。
年份再高又如何?买茶看的是品质,喝的是风味。
文章插图
《2》
奇葩语录二:我比你更懂茶,我喝茶的时间比你的岁数还大
总有一些人,喜欢拿年龄说事。
因为自己喝茶几十年,就对外界的事物充耳不闻,不接受任何人的质疑。
但在茶圈里,“新茶友”、“老茶客”的划分,并非仅仅根据喝茶的时间长短。
有的人,喝了一辈子茶,也没能悟出其中的道理,那就是典型的老韭菜,仍然是新手。
文章插图
而有的人,入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已经融会贯通,也可以认为是老手。
年龄大,不等于阅历多。
另外,哪怕你环游世界,但不去思考,也并没有对自己的阅历有增益。
它只是帮助你增长眼界,却不会帮助你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
善于思考,才是增长阅历的法宝。
习惯性地用年龄压别人一头,也就代表着,除了年纪大,就再没有其它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文章插图
《3》
奇葩语录三:我前几天刚喝了母树大红袍
典型的吹牛不打草稿,可这本事,也并非人人都有。
但凡脸皮薄一些,早就满脸通红,或者一开口就忍不住笑场了。
所谓的母树大红袍,指的是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内崖壁上的那6棵茶树。
它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不仅因为它背后的种种传说,颇具神秘感,更因为它的稀贵。
- 颁奖词|“杜甫酒”成2022第八届中国诗歌春晚指定用酒
- 颁奖词|颁奖词揭晓!“杜甫酒”荣获2022第八届中国诗歌春晚指定用酒
- 杜甫|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杜甫这两句诗有什么奥妙
- 杜甫|成都市民元宵节夜游锦江:走进诗情画意的“千年古都”
- 夸奖|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杜甫怎样夸奖其他诗人?
- 杜甫|诗传千古情 花重锦官城第十三届成都诗圣文化节——壬寅年“人日游草堂”文化活动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
- 祭拜|成都民众 “人日”祭拜诗圣杜甫
- 阿来|人日游草堂,阿来等名家祭拜杜甫
- 诗圣杜甫|明日“人日游草堂”,赏梅祈福、看展游园,欢度新春佳节
- 幽栖|出帘飞小燕,娇燕入帘回,杜甫祖述前人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