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王近山的官越当越小,1978年逝世,肖永银难写悼词,邓政委亲改( 二 )


话说刘邓大军兵出陇海线后 , 如同捅了马蜂窝 , 蒋军在豫东鲁南地区集结了30万大军蜂拥而来 , 企图将刘邓歼灭在陇海路以北的定陶、曹县一带 。 而刘邓4个纵队总共才5万人 , 而且已经连续作战多日 , 人困马乏 。 这种局面下 , 打还是不打呢?
作战会议上 , 王近山坚决主张打 , 而且强烈要求打主攻 , 并表示如果打剩下一个班他就去当班长 。 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 , 让刘邓首长很是欣慰 , 于是下定了发起定陶战役的决心 , 把整编第3师作为打击对象 , 并把决定战役生死成败的大杨湖战斗任务交给了6纵 。
立下军令状的王近山 , 这一次毫不犹豫地把主攻任务交给了肖永银 , 一句话:“18旅打!”
大杨湖战斗打响后 , 面对全幅美械装备的蒋军整编第3师 , 火力明显处于下风的18旅打得异常艰难 , 每一个阵地都要反复易手多次 , 部队伤亡极大 。 火力不足 , 就只有增加兵力了 。 肖永银手中的机动兵力只有留在小杨湖方向的两个营了 , 这两个营负责牵制小杨湖的敌人 , 一旦敌人从小杨湖出来 , 全旅将腹背受敌 。 所以 , 这两个营不到万不得已是万万动不得的 。
肖永银万般无奈之下决心孤注一掷 , 下令将小杨湖的两个营调上来 , 立即投入大杨湖战斗 。
当王近山听了肖永银的汇报后 , 向来鬼神不惧的他这一回也大吃一惊 , 不由得在电话里大叫:“哎呀 , 怎么把那个部队抽了呢?敌人出来怎么办……”
“火烧眉毛了!”没等王近山说完 , 焦急的肖永银拿着听筒吼了起来 。
谁都知道王近山的脾气 , 极少有下级敢顶撞他 。 肖永银这阵子能急得给王近山大吼大叫 , 正说明了战场形势有多么危急!
“王疯子”这一次收敛了暴脾气 , 不仅默许了肖永银的应急处置 , 还表示再给他两个团 。 肖永银明白 , 王近山不是土豪 , 手里的兵恨不得一个掰成两个用 , 这两个团已经是全纵队最后的血本了 。
过早地动用了预备队 , 意味着仗打到这个份上 , 双方都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 除了血战到底 , 别无他路 。 然而 , 已经投入6个团的肖永银依然啃不下大杨湖 , 战斗仍在僵持之中 , 而蒋军的增援部队正在飞速赶来 , 阻援部队压力山大 。
肖永银急了 , 再次向纵队请求增兵 。 王近山没有迟疑:“好 , 我再给你一个团!”
等那个团赶到后 , 肖永银一看傻了眼 , 这个团全团只有80个兵!为了打赢这一仗 , 王近山已经倾其所有了 , 果真是在“烧铺草”啊!
经过三天激战 , 6纵终于全歼蒋军精锐整3师 , 从此名声大振 , 昂首进入刘邓大军一流部队的行列 , 从此专打硬仗 , 成为二野公认的头号王牌 。
如果说兰封一战 , 两位战将还处在磨合阶段的话 , 那么从大杨湖战斗开始 , 两人就亲密无间了 。 从此 , 二人携手战斗 , 纵横大江南北 , 结下了半辈子的战斗情谊 。
32年后 , 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中将逝世 , 武汉军区副司令员肖永银少将 , 受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中将委托 , 为自己的老司令写悼词 。
【王近山与妻子韩岫岩、长子王少峰(小名蛮蛮)合影 。 韩岫岩是王近山的原配 , 后因王近山与韩岫岩妹妹韩秀荣相恋 , 两人离婚 , 王近山由中将降大校 , 到农场工作】
这份悼词 , 别人写不了 , 也没资格写 。 而且写之前 , 邓政委还特别交待:“王近山有很大的战功 , 他的后事一定要办好 , 悼词我要看!”
王近山受了处分降了职 , 官越当越小 , 悼词中的生平介绍很难写 , 肖永银、聂凤智等老部属、老战友反复斟酌的悼词 , 送到邓政委面前时 , 老政委沉思良久:
王近山先后当纵队司令、兵团司令、北京军区副司令等 , 但他由于婚姻感情问题被降职 , 最后的职务却是军区副参谋长(军级) 。 这怎么解释?
邓政委把“副参谋长”4个字划去 , 最后写上“顾问”两字 。 他当顾问(副大军区级)的通知 , 是他逝世后补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