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往事|而是法正,定军山之战:功劳最大的不是黄忠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 , 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 。 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 , 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 , 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 。 在汉中之战中 , 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 。 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 , 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 。 此战刘备占据汉中 , 领土得到扩张 , 进而称王 。 对于汉中之战来说 , 是一场持续两年之久的战役 。
历史往事|而是法正,定军山之战:功劳最大的不是黄忠
文章图片
因此 , 这场战役也包含了一些细分的战斗 , 比如下辨之战 , 汉水之战等 。 其中 , 就本文所要说的定军山之战 , 也是汉中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 提到定军山之战 ,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黄忠斩杀了夏侯渊这位曹魏大将 。 诚然 , 在定军山之战 , 黄忠作为身先士卒的武将 , 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不过 , 在笔者看来 , 定军山之战 , 功劳最大的却不是黄忠 , 而是在刘备身边出谋划策的法正 , 也正是因为在汉中之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 法正得以成为刘备非常信任的谋士 。

具体来说 , 建安十九年(214年) , 当刘备击败刘璋、攻克成都后不久 , 曹操也率军攻占了汉中 。 众所周知 ,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和咽喉 , 如果汉中长期被曹操所占据的话 , 那么益州就将无险可守 , 随时有被曹操吞并的可能 。 所以 , 为了争夺汉中之地 , 刘备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入汉中 , 进屯汉中西面的门户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 , 与曹军守将夏侯渊争夺汉中 。 相对于三国时期的其他战役 , 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 汉中之战的持续时间相对较久 , 也即在前一年中 , 刘备和曹操双方互有胜负 , 根本无法看出这场战役的走向 。
历史往事|而是法正,定军山之战:功劳最大的不是黄忠
文章图片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 , 刘备率领大军进攻汉中 , 与张郃守备的阳平一线酣战连年而未有突破进展 。 正所谓攻的艰难 , 守的顽强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刘备听从法正的谋划 , 率军强渡沔水 , 直插定军山 , 占据了定军山有利的地形 , 曹军夏侯渊部来争 , 定军山之战就此打响 。 由此 , 在笔者看来 , 定军山之战的爆发 , 意味着汉中之战终于来到了决胜阶段 , 如果夏侯渊、张郃能够取得胜利的话 , 那么汉中自然会继续被曹操所掌握 。 反之 , 刘备可以取胜的话 , 就将在汉中之地占据上风 。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一月 , 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法正向刘备进言:“曹操一举而降张鲁 , 定汉中 , 不因此势以图巴蜀 , 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 , 身遂北还 , 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 , 必将内有忧逼故耳 。 ”建议刘备乘机攻取汉中 。 对此 , 法正还表示:“此盖天以予我 , 时不可失也 。 ”刘备采纳此建议 , 遂决定发兵北进 , 攻取汉中 。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刘备率军和曹操争夺汉中 , 无疑离不开法正这位谋士的策划 。 对于汉中之战 , 法正不仅在整体战略上做好了谋划 , 更是在具体战斗上出奇制胜 。
历史往事|而是法正,定军山之战:功劳最大的不是黄忠
文章图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 , 刘备久攻阳平关仍未克 , 乃引军南渡汉水 , 于定军山前扎营 。 定军山 , 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5千米 , 三国时期古战场 , 有“得定军山则得汉中 , 得汉中则定天下”之美誉 。 定军山属大巴山脉 , 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 , 隆起秀峰十二座 , 自石山子至元山子 , 号称“十二连峰” , 再东为当口寺孤峰 , 自西向东绵延十多公里 , 如游龙戏珠 , 故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 。 主峰定军山为最高处 , 海拔833米 。

在刘备大军来到定军山之后 , 夏侯渊不敢怠慢 , 立即率军前来争山 。 从夏侯渊的角度来看 , 如果定军山被刘备长期占据的话 , 那么己方将有随时被冲击的风险 。 于是 , 夏侯渊筑围与刘备军相峙 , 自率轻兵守南围 , 以张郃守东围 。 对此 , 刘备大军乘夜先攻东围 , 张郃军首战不利 , 夏侯渊于是分兵帮助张郃 。 在此背景下 , 刘备采纳法正的计策 , 命令黄忠数次鼓噪而不攻 , 使夏侯渊松懈戒备 , 而后突然进攻南围 , 摧锋进击 , 势不可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