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坤鹏论:人的大脑可能本身就是一部机器( 二 )


可是 , 脑细胞集合在一起却又创造了语法规则、创造了决策策略 , 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同样 , 还是无人知晓!
三、“我”在哪里?“我”又是谁?
如果我们跟随香农大胆设想一下:
整个大脑真的不过是一部机器;
脑细胞就是组成它的零件;
人体的其他部件都是大脑这台机器的功能延伸;
不管是脑细胞还是其他组成人体的所有东西 , 本身确实都是无生命的物体 , 或者说 , 为什么机器必须是钢铁制造的?难道不能用血肉吗?
而这台机器背后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操纵着它 。
这样设想下来 , 是不是一切显得更为通顺了?
这个存在就是“我” 。
那么 , “我”到底在哪里?“我”到底又是谁?
哲学家们为此苦苦追寻、思考了几千年 , 终究无果 。
不过 , 虽然不知“我”是谁 , 但是 , 大家对“我”有了一个统一的认知——“我”就是意识 。
当一个人用第一人称“我”来称呼自己时 , 他已经清楚地把自己和他人完全划分开来 。
这被认为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个大进步 。
或者说 , “我”正式上岗 , 开始操纵大脑这台机器 。
那么 , “我”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人体内的吗?
如果不是 , “我”是什么时候、怎样进入到人体的?它在哪里?
如果是 , “我”又是怎么被激活的?为什么突然“我”就启动了?它在哪里?
有人说 , 激活“我”(意识)的钥匙是信息 , 是任何信息 。
关于这个说法 , 坤鹏论在后面思维的具体分享中再说 。
意识 , 最奇妙、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何为“我” 。
顺治皇帝曾写过一首诗表达对于“我”的疑惑 , 不由产生了遁入佛门的念头:
未曾生我谁是我 , 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知我 , 合眼朦胧又是谁?
但愿不来也不去 , 来时欢喜别时悲 。
每日清闲谁多识 , 空在人间走一回 。
坤鹏论认为 , 宗教也是哲学 , 所以 , 顺治已经开始了伟大的哲学思考 , 并想在佛教中寻找答案 。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 ”
人思考到极致 , 往往会回归到哲学的怀抱 , 就像不少成就极高的科学家 , 最后都会升级为哲学家 。
科学为始 , 哲学为终 , 有始有终 , 最后都离不开哲学母体 。
那么 , 意识到底是什么呢?思维又是什么?
关于意识 , 神经科学给出的答案是:意识是大脑上千亿个神经元整体协同涌现的结果 。
可是 , 这个说法很难服众 , 它背后包含着诸多假设 。
现实中 , 在关于“我”的探究中 , 科学家显得十分落后 。
因为“我”这种主观体验本身是在科学范畴之外的 , 至少目前是如此 。
而科学作为一项研究客观世界的强力手段在对“我”的认识上却无从下手 。
比如:如果人类掌握了将人体粉碎为单个原子 , 并将信息保存下来 , 然后在另个地方重新组合的能力 。
那么 , 重新组合起来的那个人 , 还是原来的他吗?
是的 , 他拥有原来的记忆 , 长相、举止、性格都和之前无二 , 其人也信誓旦旦地告诉别人 , 自己确确实实还是“原来的我” , 可这能平息其他人的疑惑吗?
任何外界的侦测手段都不能证明这个人究竟还是不是以前的那个人 , 除非让你自己去亲自体验 , 可是如果一旦否定 , 那么你的意识也彻底消散 , 答案也将无从得知 。
目前 , 从哲学角度讲 , 意识操作人脑 , 也会听取大脑提供的建议 , 但是 , 做决策的是意识 , 人脑是没有决策能力的 。
所以 , 意识最大 , 它就是“我” , 整个身体都属于“我” , 包括大脑在内 , 都由“我”操纵 。
思维呢?
思维是五官收集信息后形成的人工智能的分析组合 。
思维和情绪、想法、念头、记忆、梦、认知一起 , 是出现在大脑中 , 又很快流过的信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