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为】郑州抗癌共享厨房5元7年不涨价,一年房租近20万,老板:曾想过放弃
文章插图
郑州市的一个共享厨房火了。做一顿饭只需要5块钱,开设7年不涨价,靠着病患间口口相传,从早到晚有大量病患家属提着饭盒、拎着蔬菜进店烧饭。
这间共享厨房位于河南省肿瘤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之间,相隔一个路口就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可就是这样一家“不愁客流量的店”,一年到头盈利却仅有1000多元,算下来连日常维护的金额都不够。这家坐拥“黄金地段”的共享厨房为何会做“赔本买卖”呢?
【 张广兵|做顿饭5块钱,开了7年不涨价…这家共享厨房火了!】
文章插图
厨房老板:曾因房租想过放弃,后因家属电话重新开店
“共享厨房”附近的街区里开满了各种饭店、旅馆,店主王战胜表示,他租用的这间30平米店铺,一年下来租金要近20万。“因为租金问题,我那时候已经做不下去了,但是后来找来了俩人入伙,才把店面维持下来。”
最初共享厨房的原型是一家粮油店,因为离医院近,偶尔会有患者家属到店内向王战胜借火煮饭,“最早没想那么多,就让他们免费在这用灶做饭,后来不知怎么,这件事就被传开了。”
文章插图
正在忙碌的王战胜
王战胜回忆,最早来店里做饭的患者家属总嫌不好意思,硬塞给他钱,“一顿饭5块钱就是从那时候定下的。”从那时候起,他慢慢开始转型,做起了共享厨房。
2020年6月,共享厨房所在的菜市场搬迁,王战胜曾考虑过放弃,奈何许多病患家属打电话给他,“他们给我说,你不干了,我们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
决心再次开店的王战胜找到了现在的这间门面房,负担不起房租的他找来了两名合伙人,从2020年7月1日起,这家共享厨房,再次开门营业。
文章插图
早上4点开工,全年无休
92年的小伙张广兵就是当初被王战胜拉来合伙开店的,2014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合伙经营“共享厨房”。
张广兵表示,刚毕业的自己连炖鸡蛋都不会,而在共享厨房的这几年,他却慢慢变成了一个“大厨”。
在这间共享厨房内,干活的员工都是几位合伙人的家属。“我们请不起别人打工啊”,王战胜的妈妈笑着说,她一直帮衬着儿子的店铺,谈起儿子的事业,她满眼骄傲。
文章插图
“感觉儿子做的这个帮了不少人,病患他们不容易啊。”王妈妈说,从早上4点开始,大家就得到店里熬粥。“店铺会送粥给病患,熬一锅就得1、2小时。”煮上粥之后,大家开始陆陆续续准备配菜:刮姜、剥葱、帮忙看火煮饭,“一直忙到八九点钟才能休息。”
“我不觉得累,感觉这事做着有意义。”除了忙做饭之外,每天店里都有不少病患家属跟他们“吐露心事”。在这附近住院的大多是比较严重的癌症病人,家属有时候过来说着都掉泪,“看他们哭,我也跟着抹泪。”王妈妈说道。
不仅是厨房,还是“驿站”
不只是王妈妈,王战胜、张广兵都有几年还在联系的病人。不少来这里做饭的人都会和老板聊上两句,有些甚至出院了还不愿意和店主断了联络。
文章插图
90后张广兵
南阳的王大姐从14年就开始在王战胜最早的店里做饭,王大姐老公14年被查出癌症,治愈后回家又要了个孩子,可是又在今年被查出了骨癌,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前几天她过来看见我就开始哭,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来这的家家都不容易。”
68岁的武大爷也是共享厨房的常客,他媳妇被查出肺占位,武大爷每个月都会带着媳妇来河南省胸科医院住十几天。“这病看不起也得看啊,每个月都需要来打免疫针。”据武大爷介绍,免疫针其实对治疗肺部癌症的用处不大,但是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让媳妇少感冒。“我家那口就喜欢吃王大厨做的饭,点名要吃,所以我天天来。”武大爷指着正在厨房忙碌的王战胜笑着说,“就王大厨做的她能吃得下”。
“很多时候来这做饭的都会和周围人或者店员聊两句,也算是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张广兵表示,眼下的共享厨房是他们和患者都割舍不下的存在。目前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还是将店铺维系下去,“我们希望这个厨房是最不被需要的,那就意味着没有病患,但是不希望最后是因为没有钱而无法继续。”(采访人员 张子琪)
- 沂蒙|青未了/鞋垫送给子弟兵
- 陈小兵|冬奥会火炬捐赠给双奥社区,火炬将开展社区传递
- 熊阿兵|“四川味,成都情”150余份牛水煮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添温暖
- 法国尼斯|电影《纸骑兵》获法国尼斯国际电影节五大提名
- 高雅|济宁大剧院“公益座”,百名退伍老兵共赏高雅艺术
- 孙武学堂|南洋孙武学堂在新加坡挂牌 《孙子兵法读透透》一书首发
- 刘严|甘肃官兵“换装”传承戏曲文化 颦笑间增军营活力
- 兵妈妈|视频|元宵节,“兵妈妈”来了
- 元宵|“兵妈妈”来了!她们送元宵送到长安街哨位
- 一封家书|月满今夕,这是驻训官兵的别样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