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朱元璋为什么用几十年才写成一部书?最终应验了说明?( 二 )


【爱历史】朱元璋为什么用几十年才写成一部书?最终应验了说明?
文章图片
【爱历史】朱元璋为什么用几十年才写成一部书?最终应验了说明?】朱元璋笔迹
仅以洪武十三年(1380)的八天内为例 , 朱元璋的书案旁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衙门奏札共1660件 , 一共涉及3391件事情需要其他亲自进行批示【6】就是说 , 他每天要平均处理200多份奏折 , 400多件事 , 才能在八天内将这些政务处理完毕 。 即使到了临终期间 , 朱元璋还未停止处理政务 , “上素少疾 , 及疾作 , 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 。 ”
“全国大大小小的政务 , 都要亲自处理 。 交给别人办 , 当然也可以切省精力、时间 , 但是第一他不放心 , 第二更重要的 , 这样做就慢慢大权旁落 。 ……以此 ,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办公 , 批阅公文 , 一直到深夜没有休息 , 没有假期 , 也从不讲究调剂精神的文化娱乐 。 ”【7】做了帝国当家人后 , 朱元璋开始了软实力建设 , 设置“三法司” , 配合他处理政务 , 这些人都是他干活的双手 , 却不能染指一点权力 。 他曾说“三代而上 , 治本于心;三代而下 , 治由于法 。 ”【8】三代指的是尧舜禹 , 朱元璋的意思是那时候的人懂得仁义道德 , 不需要过度管理 , 如今的人不懂仁义道德 , 所以只能他亲自从上到下进行治理 。 朱元璋的勤政不是一年、两年 , 而是一辈子 ,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 , 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经历了丧子之痛后 , 精神和身体每况愈下 , 却支撑病体办公“日临朝决事 , 不倦如平日” 。
【爱历史】朱元璋为什么用几十年才写成一部书?最终应验了说明?
文章图片
朱元璋影视形象
一个月后 , 朱元璋在西宫驾崩 , 在遗嘱中 , 他回顾了自己的生平“今三十有一年 , 忧危积心 , 日勤不怠 , 专志有益于民 。 ”尽管朱元璋的身后背负着某些争议 , 但他施政治国 , 代表底层老百姓走出贫困和饥寒的愿望从未改变 , 以至于朱元璋在民间的口碑一直很好 。 此外 , 他个人作风上自律极严 , 生活非常俭朴 。 他不喜欢饮酒 , 在后宫从不举行宴会 , 除了犒赏百官之外 。 每天早饭 , 只吃蔬菜 。 对此朱元璋曾亲自做过解释:“朕富有四海 , 岂吝于此?然所谓俭约者 , 非身先之 , 何以率下?小用不节 , 大费必至 。 ”【9】朱元璋的确是一位从始至终保持农民作风的皇帝 , 是非常杰出的帝王 。
(三)、明朝取得的成就 , 源于朱元璋的另类管理范式 , 如同结网的蜘蛛 , 创造了大明王朝的繁荣稳定 。
当江山到了朱元璋面前 , 这个坚忍、务实的男人未有一点慌乱 , 而是敢想敢干 , 大刀阔斧 , 对几千年来传衍下来的政治架构大砍大削 。 朱元璋将治国形象生动地比喻成“盖房子”:“为天下者 , 譬如做大厦 。 ”、“我以为建基立业 , 犹之盖大房子 , 剪伐斫削要用武臣 , 藻绘粉饰就非文臣不可 。 ”朱元璋的思维里 , 帝国如同一个大房子 , 这里将挤满他的所有臣与民 , 按照他的构想 , 永远安稳、安静地生活下去 , 而他亲自承担起这座“帝国大厦”的建设、维护工作 。
【爱历史】朱元璋为什么用几十年才写成一部书?最终应验了说明?
文章图片
风格不一的画像
三十一年来 , 在他的主持下 , 其个人色彩浸润到大明的每个角落 。 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 二百八十年后 , 顺治对朱元璋佩服得五体投地 , 认为唐宗宋祖都不如朱元璋雄才大略 。 “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 , 有未尽善者 。 到洪武所定条例章程 , 规画周祥 , 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 ”【10】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 , 根据户部统计数字 , 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余顷 , 比北宋耕地最高数字(五百二十四万余顷)增加了三百二十六万顷 。 全国人口六千多万 , 超过《元史》所载最高人数 , 全国的田赋收入仅米麦一项就高达三千二百七十八万余石 , 比元朝岁入一千一百一十万余石增加了近两倍 , 是明朝真正的盛世 。 【11】
(四)、朱元璋的苦心忧虑 , 同情底层群众 , 对子孙如是仁慈的老祖充满了忧虑和关怀 。
洪武是十四年(1381) , 五十四岁的朱元璋开始在京城外面东边的钟山南麓修建自己人生归宿的陵寝 , 即后来的明孝陵 。 六年后 , 他命令行大将军冯胜、傅友德和蓝雨北征 , 攻下辽东地区 , 最终完成了大明的全面统一 。 作为农民出身的他 , 天然的对底层群众表现出强烈的同情心 , 甚至纵观历史也找不到如朱元璋一般体恤老弱病残的皇帝 , 也正因此让他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 。 甚至看到宦官在雨里穿靴子嬉闹 , 朱元璋认为这是老百姓辛苦做成却被糟蹋而将其暴打一顿 。 甚至他还担负起对功臣子弟们的教育工作 , 在接见这些子弟们 , 朱元璋发表了一段生动的训话:“男子汉家 , 学便学似父亲这样做一个人 , 休要歪歪搭搭地过了一世 。 你每(们)趁我在这里 , 年年来叩头 , 你每(们)还是挨年这歇来 。 你每小舍人 , 年纪少 , 莫要学那等泼皮的顽 。 ……你每这几个也年纪小哩 , 读书学好勾当 。 你每学尔的老子行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