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几十年前,农村那批神秘赊刀人哪里去了,现在为何没有赊刀的,之前的帐不要了吗( 二 )


“当然 , 我们父子作为传统的手艺人 , 这些刀具纯手工打造 , 质量都是上乘的 , 用几年保证没问题 , 你们也可以买 , 价格已经写在地上了!”
众人议论纷纷 , 都拿起刀具观看了一番 , 瞧着这刀具确实不错 , 大家都想来一把 , 不一会儿时间 , 舅爷父子就赊出去了10把左右 , 也不乏那些老实人有钱便直接买了 , 大概卖出了15把 。
眼看天要下雨 , 个别热心的村民还邀请舅爷两父子去家里吃晚饭和过夜 , 舅爷第二天临走时 , 还免费送了一把剪刀给村民 。
没过几天 , 舅爷父子满满的两背篓刀具在“赊”和“卖”的双重推销下 , 一把不剩 , 总体来说 , 卖得比赊得多 , 按成本来计算 , 他们已经赚翻了 。
过了半年 , 舅爷还去过一次湖北荆门 , 也赚得不少 。 后来 , 因为路途遥远 , 加上没亏本 , 那些赊出去的刀就没去收钱了 , 不过 , 曾经的那条预言在三年后没实现 , 在三十年后实现了 。
赊刀人根据不同地区的实情 , 留下的神秘预言也大不相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像舅爷一样的赊刀人有很多 , 他们有着超前的意识 , 看准了社会发展形势 , 扬言能通晓未来 , 发展至今 , 这些神秘预言95%都已经实现了 , 下面 , 我列举一些舅爷当初说出的谶语 。
“猪上千 , 牛上万 , 鄙人收钱倒钱罐 。 ”荆门当时的一头猪刚过百元 , 牛也只能卖几百元 , 村民听着很离谱 , 即使不想买 , 可听到这么神奇的事也想来一把 。
“家家户户都有馒头吃 。 将来彩礼几十万 。 ”那时的天津 , 普通家庭只能吃馍馍 , 馒头可是稀罕物 , 彩礼更不用说 , 这条预言很早就实现了 。
“等你们村的河坝什么时候涨满了水 , 我再来要账 。 ”荆门某村的一条干枯了几年的河 , 能涨水才怪了 , 村民以为都不可能实现 , 没想到几年后上游修水坝 , 河坝瞬间涨满了水 。
“小麦一元一斤时 , 大米两元一斤时 , 我来收刀钱 。 ”那个时候天津的小麦两分钱一斤 , 单纯的农民谁又能想到能卖上如此高价呢!
赊刀人没回来收钱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1、赊刀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 在赊出去的同时 , 已经回本了
通过舅爷的经历 , 他们的这种赊刀行为 , 其实是商人一种超前意识的销售方式 , 当时 , 能赊出去的物件除了刀以外 , 还有铁锅、剪刀等物 , 也不是真正的全部赊出去 。
舅爷当时在天津赊刀 , 就以小麦涨价为预言 , 备上笔和纸 , 若是村民想赊刀 , 他就留下身份信息和证明人 , 写上诺言 , 等事情应验后来收钱 , 一手交纸 , 一手交刀 , 他的收钱期限一般为三年 。
而当时的村民大多朴实无华 , 憨厚单纯 , 基本都没文化 , 他们认为 , 只有揣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心的 , 有钱就买 , 很少有赊东西的想法 , 何况买刀只需要8元 , 赊刀三年需要30元 , 很多村民也担心三年之约无法实现 , 刚好家里缺刀 , 宁愿咬咬牙买一把 。
舅爷说 , 当时他卖8元一把的刀 , 其实成本价只有2元 , 放在现在 , 8元相当于1000元 , 他当然乐意卖了 。 好几次遇上赊刀的村民 , 他还被邀请去家里吃了一顿有肉的晚饭 , 还住了一宿 , 就算三年之后收不回刀钱 , 他也是赚的 。
当卖出去的刀比赊出去的刀多时 , 他们以赊来吸引顾客关注并消费的目的就达到了 。
2、赊刀人在三年之间遇上了不可抗拒的因素 , 无法来收钱
赊刀人中还是有老实人的 , 背着一背篓沉重的金属物件 , 不辞千里来到异乡 , 当然是以赚钱为目的 , 在那个年代 , 走南闯北成本也较高 , 路途中可能也会遇上意外 , 很多人都没精力跑千里之外去收刀钱了 。
何况 ,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 赊刀行业红利一过 , 好多北上的赊刀人都被迫转行了 , 随着时间的淡化 , 他们经营着现在的事业 , 已无暇顾及当年赊出去的刀了 。
3、赊刀人根本不在乎这点钱
在当时的条件下 , 有一背篓金属物件的人 , 都是极具头脑的人 , 甚至一部分人家庭条件不差 , 他们既然能预测到未来的发展 , 也能想到这钱是要不回来的!
他们在赊刀时就赚回了本 , 又留下了神秘的预言 , 随后他们消失了 , 给乡里乡间留下了传奇的色彩 。
甚至有人说这群赊刀人是上天派来做慈善的 , 普遍博得了好口碑 , 作为精明的商人 , 讲究因果和积德 , 这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局面 , 当初的那点刀具又算得了什么呢!
4、子承父业时断层了
在当初物质匮乏的年代 , 家里的铁器没有批量生产 , 很多都为老手艺人家族传承 , 产量少价格贵 , 供不应求 , 处于全面农耕的时代背景下 , 农民正需要刀具 , 所以一批赊刀商贩就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