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频道|登科折桂跃龙门,古人的“高考”祝愿:手握魁星点斗笔

今天是2020年高考的第一天 , 全国共有1071万学子参加了这场“人生大考” 。 在古代 , 临近考试的古人会通过诸多“讲究”来博一个“好彩头” , 祈愿自己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现在 , 和青年君一起去看看那些在古代寓意“高中”的“好彩头” , 为高考学子喊一声“加油”!
蟾宫折“桂”一举“糕粽”
状元饼、及第粥、猪蹄膀……各地特色小吃里包含着对考生一举高中的祝愿 。
粽子本是端午节传统美食 , 但因“包粽”谐音“包中” , 摇身一变成了读书人应试前必吃的“吉祥物” 。 相传明清时期 , 考生考前要吃像毛笔一样细长的“笔粽”或“枣粽” , 寓意“必中”或“早中” 。
食桂花糕、折桂枝也是古人应试前的“讲究”之一 。 《晋书·郤诜传》记载:武帝于东堂会送 , 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 , 为天下第一 , 犹桂林之一枝 , 昆山之片玉 。 ”郤诜自比的“月宫桂枝”“昆仑片玉”后被用以比喻天赋异禀的人才 。 “蟾宫折桂”后来被用以比喻考中进士 。
明代冯梦龙的笔记小说集《古今谭概·俗谶》中讲到:“今南都乡试前一日 , 居亭主必煮蹄为饷 , 取‘熟蹄’之谶也 。 ”因“熟蹄”谐音“熟题” , 古代一客栈店主会煮猪蹄犒劳下榻的科举考生 , 祝愿考生作答时能遇到“熟题” 。 又因“蹄膀”谐音“提榜” , 猪蹄膀便也成了考生考试前“必打卡”的一道吉祥菜 。
人民网-文化频道|登科折桂跃龙门,古人的“高考”祝愿:手握魁星点斗笔
文章图片
状元及第捷报电视剧《雍正王朝》截图
科举名列第一称为“元” 。 乡试第一称“解元” , 会试第一称“会元” , 殿试第一称“状元” , 代表着古代考生在科举考试中以己所学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 。 因而 , “状元”也是古代考生们的“终极梦想” 。 在考试前 , 各地考生会因习俗不同而食用“状元饼”“状元糕”或“三元及第粥”讨个吉利 。
各地“状元糕”“状元饼”虽然制作方法和口感风味各不相同 , 但不论是浙江嘉兴用米粉蒸制的“状元糕” , 还是湖北天门经久不坏、曾作为考生干粮的“状元饼” , 其中祝福考生的美好寓意是相通的 。
一“鹭”“莲”科“硬石种榉”
【人民网-文化频道|登科折桂跃龙门,古人的“高考”祝愿:手握魁星点斗笔】为了考取功名 , 古代士子除了“饮食”上颇多讲究 , 在“起居”上下的功夫也不少 。
古代应考人被录取称为“登科” , 因而瓷器上常见一“鹭”“莲”科的吉祥图案——一只鹭鸶和莲花、莲叶的组合寓意一路连科、仕途顺利 。 因杏花盛开而被称为“杏月”的二月天正值古代天子宴飨及第进士 , 因此 , “杏林春燕”的图案有着登高及第的美好寓意 。
这样的吉祥图案不仅常见于屏风、瓷瓶、瓷盘等摆件和画作 , 还出现在应试考生佩戴的玉饰及手帕、香囊、荷包等物品上 。
人民网-文化频道|登科折桂跃龙门,古人的“高考”祝愿:手握魁星点斗笔
文章图片
康熙四十五年《登科录》人民网孟丽媛摄
除了起居细节 , 讲究的考生还会在家中或门口种上一棵“榉树” , “榉”谐音“举” 。 相传古代天门山有一个秀才屡试屡败 , 妻子恐其丧失向学之心 , 便与其约定在家门口的石头上种榉树 , 以“有志者事竟成”鼓励丈夫 。 意外的是榉树竟和石头长在了一起 , 秀才也中举归来 。 有了传说的“心理暗示” , 古代常有考生将榉树种在石头旁 , 取“应试中举”(硬石种榉)之义 。
明清时期 , 为了服务离乡应试的考生 , 各色客栈应运而生 。 为了取个好寓意、好彩头 , 店主们多以“连升”“高中”“魁元”“状元”等吉祥话给客栈和饭店命名 。
譬如电视剧《雍正王朝》中 , 众考生下榻的连升客栈便接连出了殿试状元、榜眼、探花 。
人民网-文化频道|登科折桂跃龙门,古人的“高考”祝愿:手握魁星点斗笔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