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滕晗
如果从百余天的时间长度来看一段重要的历史,会有怎样的结果?文史学者刘江华尝试给出答案。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大幕揭开,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帝制的终结,计有120余天。刘江华所描绘的历史时段即为此段。近日,值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之际,他所著《清朝最后的120天》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
7月7日,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刘江华用“惊心动魄”形容这段历史,在他看来,这120天浓缩了3000年封建王朝、300年大清帝国分崩离析的最后记忆。
120天浓缩清朝最后记忆
《清朝最后的120天》以清宫档案等一手史料为基础,沿着清政府获知武昌起义的时间链条,勾画其覆灭前的历史光景,展现清廷应对武昌起义、袁世凯出山、南北和谈、清帝逊位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细节,介绍清政府统治下的军事部署失措、官场乱象丛生、经济困局难破等社会状态,另有前人未及而颇具新意的历史考证,如隆裕发放清宫内帑银的数量、袁世凯重新出山的八条件真相,以及清帝退位诏书的书写与修订等。
谈及此书的创作背景,刘江华将时间拉回到10年前,当时他为所供职的《北京青年报》撰写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文章“清宫档案里的辛亥年”,“我用了半年时间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也是2011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出版了80卷的《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汇编》,全面集中地收录了有关辛亥革命的清方档案。
这让刘江华感觉“很幸运”, 此后的几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将这80卷“档案汇编”,尤其是武昌起义后的4000多件档案一一浏览并做相关的摘录,并参考《袁世凯全集》等第一手史料,对此前自己撰写的“清宫档案里的辛亥年”系列文章进行考订、改写和扩充,最终构成《清朝最后的120天》所关注的八大重点版块的内容。
首度披露袁世凯出山条件
值得一提,《清朝最后的120天》的一大特色即截取武昌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这126天为研究时段,以清廷应对为重点视角。作者从多个维度细致分疏了武昌起义后的清政府在军事、财政、外交、中枢运转上的应对得失,再现了清廷从匆忙处置到无奈退位的历史进程。
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传记组组长潘振平在该书序言中说,“以武昌起义到清帝退位为时间段,叙述了清朝方面的对策和手段,这种角度是以往著述很少采用的。”
对此,刘江华告诉采访人员,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和视角,一个原因是此前的研究很少采用,另一个原因他希望关注“当时的执政者怎么应对”,“其实这也对后续事件的发展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个是描绘清朝在最后的120多天里的社会政治(状态),以及经济上的一些混乱情况,当时人们的真实生活情况,另外也想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刘江华说。
让刘江华颇有收获感的是,他在汇编、考订资料的时候,有了许多新发现、新思考,他也将这些写进了书里。如,武昌起义爆发迫使清廷任命赋闲在家三年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氏为此提过复出的条件——此前的不少论著将其归纳为袁氏和徐世昌共同密谋的“六项条件”,似已成为共识。近年来,有学者根据袁氏自己所说的“节略八条”,否定了袁徐共谋之陈说,但仍未找到原始文本,包括最新出版的《袁世凯全集》也未收入。刘江华从《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汇编》所收的朱批奏折中拣出一份附件,经过与多种相关文件的比对,断定即为“失踪”已久的袁氏节略原本,首度揭开了“袁世凯出山八条件”的庐山面目。对此番考证,潘振平评价为“这一考订言之成理”。
旨趣在于“史实重建”
《清朝最后的120天》里的一些内容在别的书里或许是读不到的,在刘江华看来,这样的旨趣在于“史实重建”—— 通过清宫档案以及其他第一手史料,通过证实、证伪和梳理,最大程度地还原辛亥革命史事的真相。
“有的观点很宏大或者是很漂亮,但其实它所依据的事实是靠不住的。”刘江华说,史实重建,意味着要对历史事件的细节做深入的考订,其态度可概括为“宜粗更宜细”,其方法可总结为“求同更考异”。
“本着‘宜粗更宜细’的态度,采取‘求同更考异’的方法,利用清宫档案等第一手史料还原辛亥革命史事的真相,做一点关于辛亥革命的史实重建工作,是本书的旨趣所在。这种史实重建,虽不免琐碎,但切关宏旨。”刘江华这样写到。
- 杜运燮|《西南联大现代诗钞》:一本书,一所名校,一个诗派
- 墨戏|这一曲《墨戏》,或许只有她能写出来
- 论文选|陆祖鹤书法论文选《书道之悟》出版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
- 藏品|《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叙述者|疼痛不是生活的全部
- 只此青绿|《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新书掠影|读书 | 社会史
- 秋菊|青未了‖咏菊
- 伤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有坚强的人格,都源于生活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