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伴着自己谱写的《红旗颂》乐曲,91岁高龄的人民音乐家吕其明步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当时内心无比激动!多么熟悉的音乐,在建党百年时庄严奏响!”鹤发童颜的他沉稳地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的红毯上,微笑着向周围挥手致意。
《红旗颂》这样“炼”成
【35岁首创,54载磨砺】
中国北京,天安门城楼,风展红旗如画。
为了创作,他到造船厂生产一线体验生活,看到新中国建设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他豪情万丈,为《红旗颂》又增添了奋发有力的进行曲节奏。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红旗颂》首演54年后,最终宣布定稿。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吕其明是新中国培养的首批杰出交响乐作曲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电影音乐创作和配乐工作者。从拉小提琴,到掌握多门乐器,成为作曲家,尽管精通西洋交响乐,吕其明始终坚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红色基因化作“音乐密码”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对吕其明来说,这也是激励他不断创作的“音乐密码”。
【15岁在老乡家昏暗的油灯下入党】
1945年的一个夏夜,在新四军某师驻扎地,在老乡家昏暗的油灯下,吕其明与另外两名少年一同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对着因陋就简自制而成的一面党旗庄严宣誓,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一直觉得我是幸存者,我更要坚持下去,为党和人民办事,一辈子就是创作音乐,给老百姓听。”他说。
【《红旗颂》中也有对父亲的思念】
影响吕其明一生走革命道路的不仅是英年早逝的同伴,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革命烈士吕惠生。“父亲把一生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红旗颂》讴歌党和人民,讴歌先烈,其中也有对我父亲的思念。”吕其明说。
英雄的“红旗”再出发
【活到老,奉献到老】
【 中国共产党|人民音乐家吕其明:把一生融入这面“红旗”】在吕其明眼中,搞艺术要有奉献精神。多年前,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邀请他为纪念馆谱曲,他毫不犹豫接受了“任务”。他以一个普通党员和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到纪念馆瞻仰学习,坚持每天写作十几个小时,半年后《雨花祭》诞生。
【《红旗颂》管乐版问世】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据说全国有上万支业余铜管乐队正在翘首期盼我们这本《红旗颂》管乐版总谱和分谱,还要配录整首曲目,这很重要。”吕其明在“七一”前夕告诉采访人员。“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为党和人民创作!”老人眼中透出坚毅和执着。
据新华社上海7月7日电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 奥秘|运动员中文“绰号”的奥秘
- 梅第扬|柏林爱乐首位中国音乐家梅第扬: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 顾客|人民热评:海底捞给顾客“贴标签”,别“见人下菜碟”
- 段华|段华与《孙犁年谱》
- 日本|李广田《引力》在日本
- 人民文学|2021年河北文学榜揭晓
- 人民冰雪·冰雪故事汇|《人民冰雪·冰雪故事汇》第三季—大众冰雪季:带孩子们制作吉祥物的山村老师
- 燕赵古贤事典|河北人民出版社重点图书《燕赵古贤事典》出版
- 元宵节|观灯屯留沐春风
- 非遗|“非遗+旅游”产业助力畅游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