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烟夜谈阁|郑和远涉重洋,都为了明朝付出了一切,于谦力挽狂澜

在明朝的时候 , 出现过两个特殊的人物 , 一个叫郑和 , 一个叫于谦 , 探究明朝上下将近300年历史 , 我最敬佩的就是他们两个 。
据史料记载 ,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 , 有智略 , 知兵习战 。 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 , 升任为内官监太监 。
幻烟夜谈阁|郑和远涉重洋,都为了明朝付出了一切,于谦力挽狂澜
文章图片
1405年至1424年 , 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 。
1425年后 , 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 。
1430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 , 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 有人说他在途中于1433年卒于古里国 , 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
【幻烟夜谈阁|郑和远涉重洋,都为了明朝付出了一切,于谦力挽狂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郑和 , 一生虔诚信奉伊斯兰教 , 最大的梦想就是远渡麦加朝圣 , 尽管少年时遭遇战争家破人亡 , 身体致残 。 面对人生最悲惨的境遇 , 是信念与梦想 , 坚持与隐忍支撑着他经受住重重苦难的考验 , 坚强的活了下来 , 并最终成就举世伟业 。
幻烟夜谈阁|郑和远涉重洋,都为了明朝付出了一切,于谦力挽狂澜
文章图片
当读到他最终在旅途中魂归异国故里时我流下了欣慰与感动的泪水 , 我羡慕更钦佩为梦想而生而亡的精彩人生 , 能够明确自己信仰与梦想并为之奋斗一生的人是幸福的 , 相信郑和在长眠故里时脸上一定挂着幸福的笑容 。
而于谦 , 在洪武十一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 , 祖居考城 。 太祖于伯汉先居山西后迁至苏州 , 高祖于夔仕元为官 。 于谦的曾祖父于九思任杭州路大总管 , 遂迁居杭州钱塘县太平里 , 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 。
幻烟夜谈阁|郑和远涉重洋,都为了明朝付出了一切,于谦力挽狂澜
文章图片
祖父于文明洪武年间任工部主事 , 父亲于彦昭隐居家乡钱塘不仕 。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 , 志向高远 。 他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 , 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 , 几十年如一日 。 七岁时 , 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 , 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 。 ”
八岁时 , 他穿着红色衣服 , 骑马玩耍 。 邻家老者觉得很有趣 , 戏弄他说:“红孩儿 , 骑黑马游街 。 ”于谦应声而答:“赤帝子 , 斩白蛇当道 。 ”下联不仅工整 , 而且还显露出他非同寻常的气势 。
永乐十九年 , 于谦考取辛丑科进士 , 从此踏上仕途 。
幻烟夜谈阁|郑和远涉重洋,都为了明朝付出了一切,于谦力挽狂澜
文章图片
力挽狂澜 , 保家卫国的真英雄——于谦 。 读到北京保卫战让我激情澎湃 , 我难以理解于谦 , 一个从未行军打仗的文官 , 在大敌压境 , 没有兵卒朝堂一片混乱的危急时刻 , 如何克服内心恐惧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我无法想象 , 但是相信 , 于谦也是人 , 那个时刻畏惧过 , 但是他选择勇敢的面对畏惧 , 最终战胜并征服了它 , 这才是真英雄 。 我敬佩这样的英雄 , 但更让我对他致以崇高敬意的是:位高权重却保持清廉一生 , 功绩显赫却始终低调谦和 , 一个真正品格高尚的人 。
幻烟夜谈阁|郑和远涉重洋,都为了明朝付出了一切,于谦力挽狂澜
文章图片
于谦悲惨的结局令我异常愤怒 , 很久都无法平复情绪 , 世人无法不愤怒 , 但于谦的内心是平静的 , 如同他的诗一样:
粉身碎骨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这是他一生的格言 , 他做到了 , 所以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