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历史|写下一首打油诗进行反驳,让质疑者哑口无言,清代状元被人质疑

光绪三十一年 , 前后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度 , 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 画上一个不算圆满的句号 。 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 , 自然毋庸置疑 ,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弊端 , 无可否认的是 , 很多寒门学子 , 通过考试改变命运 。 在科举考试中 , 最让人羡慕的就是状元 , 堪称祖坟冒青烟 。
乌兰历史|写下一首打油诗进行反驳,让质疑者哑口无言,清代状元被人质疑
文章图片
考中进士不容易 , 取得殿试的入场券更难 , 被皇帝钦点为状元 , 则是难上加难 , 毕竟每三年才出现一个状元 , 比中彩票的概率低多了 。 众所周知 , 凡是具备参加殿试资格的考生 , 无一不是满腹经纶 , 很难分出高低 。 有时候 , 考中状元不仅需要过硬才华 , 同时也带有运气成分 。
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 , 只要皇帝觉得哪个书生不错 , 或者看他比较顺眼 , 就有可能钦点他为状元 。 如果皇帝看谁不顺眼 , 哪怕文章写得再好 , 应变能力再强 , 也起到不到任何作用 。 今天咱们介绍的清代状元王寿彭 , 据说是因为名字起得好 , 结果直接成了状元 , 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 。
乌兰历史|写下一首打油诗进行反驳,让质疑者哑口无言,清代状元被人质疑
文章图片
王寿彭 , 字次篯 , 山东潍坊人 , 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 , 父母竭尽所能供他读书 。 俗话说 , 没有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 , 王寿彭非常懂事 , 明白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 , 从小就用功读书 , 唯有考取功名 , 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王寿彭十几岁就中秀才 , 二十五岁中举人 。
清朝时期的举人 , 已具备做官的资格 , 但王寿彭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 , 他的梦想远不止举人 。 光绪二十九年 , 王寿彭背着干粮 , 踏上前往京城的旅途 , 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 , 那里才是他的梦想所在 。 考试成绩公布后 , 王寿彭名列第一 , 穿着朝廷专门定做的华丽服饰 , 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大街上 , 这种感觉非常棒 。
乌兰历史|写下一首打油诗进行反驳,让质疑者哑口无言,清代状元被人质疑
文章图片
【乌兰历史|写下一首打油诗进行反驳,让质疑者哑口无言,清代状元被人质疑】不久后 , 王寿彭从同僚口中听到一个消息 , 有人质疑他的状元身份有问题 , 并非实至名归 , 而是名字起得好的缘故 , 如果仅凭才华 , 状元应该另有其人 。 原来 , 当时慈禧太后即将过生日 , 负责阅卷的大臣 , 把成绩不是第一的王寿彭的试卷 , 故意调换到最前面 。
虽然殿试由光绪皇帝主持 , 但真正的话语权 , 都在慈禧太后手中 , 选谁当状元也是她说了算 。 慈禧打开大臣呈上的试卷 , “王寿彭”的名字映入眼帘 , 慈禧开心到不行 , “寿”是寿命的意思 , “彭”可以理解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 。 慈禧认为这个名字非常吉利 , 暗示自己能够长寿 , 毫不犹豫钦点为状元 。
乌兰历史|写下一首打油诗进行反驳,让质疑者哑口无言,清代状元被人质疑
文章图片
俗话说 , 人言可畏 , 关于王寿彭靠名字成为状元的传言 , 逐渐流传开来 , 面对流言蜚语 , 王寿彭实在忍不了 。 他认为 , 太后之所以让他当状元 , 肯定是看中他的才华 , 跟名字没有半毛钱关系 , 那些质疑者心胸狭隘 ,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故意中伤诋毁他 。
为了反驳这些质疑者 , 王寿彭写下一首打油诗:“有人说我是偶然 , 我说偶然亦堪难 。 世上纵有偶然事 , 岂能偶然又偶然 。 ”意思很简单 , 世上或许有偶然发生的事情 , 运气成分存在 , 但不可能一直都走运 , 我(王寿彭)从秀才到举人 , 然后又考中进士、状元 , 难道都是偶然吗?
乌兰历史|写下一首打油诗进行反驳,让质疑者哑口无言,清代状元被人质疑
文章图片
这首打油诗确实不错 , 没有正面反击 , 而是用反问的语气 , 对质疑者予以反驳 , 犹如太极拳高手 , 让那些质疑他的人哑口无言 。 光绪三十一年 , 王寿彭被派往日本学习考察 , 回来后山东都督府和巡按使署秘书 。 清朝灭亡后 , 王寿彭依旧曾任教育厅厅长 , 他是山东大学创始人之一 , 这也说明他当年考中状元绝非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