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大秦名将司马错,本是司马迁的八世祖,《史记》为何没其一席之地( 二 )


【爱历史】大秦名将司马错,本是司马迁的八世祖,《史记》为何没其一席之地
文章图片
但蜀国的王室贵族却并没有灭绝 , 而是沿着秦人所开创的五尺道 , 一路南下到滇池地区 , 但遭到滇池地区滇国势力的驱逐 , 不得不继续沿着红河南下 , 最终到了今越南河内地区的红河平原 , 一举消灭当地的土著小国 , 从而建立了瓯雒国政权 。
瓯雒国政权一直持续到秦二世时期 , 才被秦国南征军赵佗部所征服 。
由此可见 , 当年司马错一举平定蜀地 , 蜀国人南下 , 竟然迁徙到越南 , 成为越南人的祖先 , 让后世称奇 。
灭蜀立下大功的司马错回到秦国 , 成为朝中要员 , 更是在秦昭襄王时期担任国尉 , 并且配合白起攻打魏国 , 一举夺取魏国大小城池61座 , 威震天下 。
【爱历史】大秦名将司马错,本是司马迁的八世祖,《史记》为何没其一席之地
文章图片
更是在秦昭襄王27年 , 司马错调用陇西军队从蜀地出发 , 进攻楚国 , 攻占了黔中郡 , 楚国不得不割让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 。
回顾整个伐楚事件前后 , 其起因正是因为山东五国合纵伐秦 , 而导致秦国另谋出路 。
但纵观整个战国时期 , 山东六国多次合纵攻秦 , 但却为何一次也没有成功过 , 均是铩羽而归?
战国乱世 , 邦交频繁 , 合纵连横是存在时期最长的国策 , 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 便是连横成功的次数 , 远远大于合纵成功的次数 。
【爱历史】大秦名将司马错,本是司马迁的八世祖,《史记》为何没其一席之地
文章图片
山东六国合纵攻秦的次数不胜枚举 , 却连秦国的筋骨都没有伤到 , 甚至连越过函谷关的资格都没有 。 按照理论来说 , 秦国作为西陲小国 , 素来被山东诸国看不起 , 却为何每每进攻总是铩羽而归?其本质上是因为山东六国的用人和战法 。
首先 , 不论是哪次合纵攻秦 , 领兵将领无不是居高临下 , 打出讨伐蛮夷的口号 , 从来没有任何将领将秦国真正放在心上 , 他们都是天真地认为大军一到 , 秦国必然不战而溃 。
此外 , 六国军队相互提防 , 本就是临时联盟 , 两面三刀 , 不讲信用 , 且每次联盟很有可能是两国正在相互攻伐 , 一朝之间敌人变成朋友 , 本就存在着严重的隔阂 , 而且在合纵运动中 , 起主导作用的纵横家们 , 他们不是政治家 , 也不是军事家 , 而是政客 , 奔走于诸国 。
【爱历史】大秦名将司马错,本是司马迁的八世祖,《史记》为何没其一席之地
文章图片
为名为利的政客 , 不会绝对忠诚于某一个国家 ,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 , 只有自己的利益 。 所以因他们而带来的合作 , 只会削弱山东六国的实力 , 而不能给国家的综合实力带来显著的增强 。 这一类政客往往巧言令色 , 能言善辩 , 或许能在风云变幻之际 , 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 然而时间十分短暂 , 且皆没有好下场 , 商鞅被车裂而死 , 张仪客死魏国 , 苏秦遭受五牛分尸 。
他们的缺陷有很多 , 过分夸大阴谋的作用 , 忽视自身国家的综合实力 , 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 , 这也是六国合纵而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
反观秦国 , 能臣良将辈出 , 且老秦人上下一心 , 与诸子百家的政客相比 , 司马错的战略眼光显得尤为重要 , 能得巴蜀之地 , 秦国便雄居列国之首 , 王图霸业 。
【爱历史】大秦名将司马错,本是司马迁的八世祖,《史记》为何没其一席之地
文章图片
在昭襄王时代 , 白起能够动不动挥师百万攻城略地 , 少不了稳定后方所提供的粮草支持 , 这便是司马错攻打蜀地给秦国带来的蝴蝶效应 。 只是这样一位名将 , 却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不被后世所知 , 实属可惜 。
本是大秦第一名将的司马错 , 为何名气不如白起、王翦?
司马迁本是司马错的后世子孙 , 为何不在《史记》中为其大书特书?司马错伐蜀到底在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 , 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对于后世来说 , 司马错攻打蜀国的战争 , 比不上白起的长平之战 , 也比不上王翦的一人灭五国 , 但若比起对后世的战略意义 , 他们两个加起来 , 恐怕也没有灭蜀利益重大 。 然而为何司马错的名声还在后世不显?
【爱历史】大秦名将司马错,本是司马迁的八世祖,《史记》为何没其一席之地
文章图片
究其原因 , 在同一时代 , 和司马错一样有名的将领实在太多了 , 他与大秦第一智囊樗里疾一个时代 , 与杀神白起一个时代 , 而对灭蜀这场战争的本身来说 , 本就是水到渠成 , 任何一位将领带着秦军都能灭蜀 。
而白起的长平之战不同 , 当时赵国的综合实力不输秦国 , 两个势均力敌的国家之间 , 在大争之时的一场决战性的较量 , 长平之战 , 秦国若是输了 , 秦始皇不可能一统六国 。 毫不夸张地说 , 长平之战的完胜 , 奠定了秦一统中国的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