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生活YJ|「党的光辉照我心」“扎根农村为乡亲 不忘初心报党恩!”


仲夏酷暑难耐 , 6月29日临近傍晚 , 刚从地里回来的崔改娥在整理着院子 。 “今天下午又去地里了?身体感觉咋样?”等她转身放下手中的扫帚 , 她的专职“家庭医生”郭医生已经走进了院子 。
豫见生活YJ|「党的光辉照我心」“扎根农村为乡亲 不忘初心报党恩!”
本文插图
“天热 , 注意身体 , 来 , 给你测一下血压!”“血压还正常 , 我看你近段比前些时日身体好多了 , 脸上有起色了 。 ”熟悉的面孔、娴熟的测压、亲切的话语 , 对崔改娥来说 , 一切是那么熟悉 。 从她得病卧床不起到治疗能够自理 , 再到今天能下地干活 , 一切得益于郭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 。
“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 , 而且颈椎腰椎还都有病 , 那时感觉都没法活了 。 ”崔改娥说 , 郭医生硬是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
豫见生活YJ|「党的光辉照我心」“扎根农村为乡亲 不忘初心报党恩!”
本文插图
在崔改娥家里墙上的一个急诊电话 , 格外引人注目 。 “这是郭医生的电话 , 俺村几乎每家都有他的电话 , 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 , 只要一打这个电话 , 郭医生就会第一时间背着药箱上门看病 。 他的电话就成了俺村的急诊电话 。 ”崔改娥十分激动 。
豫见生活YJ|「党的光辉照我心」“扎根农村为乡亲 不忘初心报党恩!”
本文插图
崔改娥口中的郭医生 , 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郭光俊 。
1952年出生的郭光俊 , 其所在的梅村地处山区 , 贫穷落后 , 缺医少药 , 群众看病非常困难 。 郭光俊12岁那年 , 梅村发病流行脑膜炎 , 因本村没有医生 , 患病儿童因失治而死亡 。 看到乡亲们缺医少药看病困难 , 郭光俊就暗下决心 , 要做一名医生 ,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治病 。
豫见生活YJ|「党的光辉照我心」“扎根农村为乡亲 不忘初心报党恩!”
本文插图
之后 , 郭光俊用家里卖鸡蛋的钱换来医书刻苦自学 , 他还经常跑到卫校 , 趴在教室外的窗台上听老师讲课 。 1966年 , 他被村党支部安排到卫生室跟师学医 , 到洛阳理论进修 。 “在洛阳学习的六年间 , 每逢春节回家 , 村子里的爷爷奶奶及乡里乡亲 , 拿着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和粮票 , 用那长满了老茧的双手硬把钱和粮票送给我 , 为的是让我发奋苦学多学本领 , 学成后早点回家给村民看病 。 ”提起过去 , 老郭掩饰不住内心的苦痛 , 泪水已顺脸而下 。
郭光俊在笔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每年春节过后回洛阳时 , 爷爷奶奶们总是拄着拐杖 , 送了一程又一程 , 千嘱托万叮咛 , 嘱托我尊师敬老知礼仪 , 嘱托我发奋苦学练本领 , 嘱托我身在城市不忘本 , 应牢记咱家乡缺医少药又贫穷 。 等到学业圆满归乡时 , 爷爷奶奶们双手捧着大红花齐到村口把你迎!在洛阳进修中 , 郭光俊是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 随后 , 郭光俊又被推荐到北京、沈阳学习中西医和脑血管病专科共计13年 。 学习结束后 , 他谢绝了三家城市医院的聘请 , 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 , 当起了一名村医 。
豫见生活YJ|「党的光辉照我心」“扎根农村为乡亲 不忘初心报党恩!”
本文插图
为了让乡亲们少花钱或不花钱也能治病 , 郭光俊经常上山采药 。 根据嵩山上盛产的三百多种中草药 , 他研制了一整套土单验方 , 如常用荆芥配防风治风寒感冒 , 荆芥配二花治风热感冒 , 白茅根白茅花治吐血衄血 , 一味丹参散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等 , 用于临床 , 既省事又方便 , 效果好还不花钱 。 他把采来的中草药如野二花、野连翘等用大铁锅熬制成中药茶放在卫生所大门口 , 免费让村民饮用预防多种传染病 , 从赤脚医生至今他已坚持了54年 。 这54年来 , 梅村未出现过任何类型的传染病流行 。 几十年来 , 在每年的农忙季节 , 他送医送药送凉茶到田间地头 , 支持村民把全部时间用于农忙季节的抢收和抢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