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永恒的明灯——写在《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出版百年之际

:原题为_澎湃|永恒的明灯——写在《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出版百年之际。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 , 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以前 。
1848年2月 , 《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 。 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 , 成为一道划破暗夜的闪电 。
1920年的中国风雨如晦 , 但也孕育勃勃生机 。 这年8月 , 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 。 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性著作就此在中国传播开来 。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 ,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 , 起到了重要的铸魂、引航作用 。
从1920到2020 , 百年历史并非都是宏大叙事 ,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也与《共产党宣言》紧密联接 。 他们中 , 有人舍生忘死保护宣言;有人不断创新讲述宣言的方式;还有人风华正茂 , 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开启为真理而奋斗的壮美人生……
战火中 , 一对父子守护“革命书刊”
上海市兴业路76号 ,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内陈列着1920年8月和9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 其中 , 9月再版本宣言的左上角盖有一枚长方形印章 , “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的字迹仍可辨认 。 这背后 , 是早期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忠诚与守护 。
张人亚 , 字静泉 , 1898年生人 , 15岁成为上海老凤祥银楼的一名金银首饰制作工人 。 他曾领导上海金银业工人大罢工 ,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
因工作关系 , 张人亚有机会接触《共产党宣言》等一批马列主义著作、文件和刊物 , 这些文献成了他的精神指南 。
1927年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 , 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 危急关头 , 张人亚首先想到的是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刊的安危 。 这年年底 , 许久没回乡的他 , 匆匆推开宁波霞浦的家门 。
父亲张爵谦没想到 , 儿子带回的是妥善保管一批文件和书刊的秘密任务 。 东西放下后 , 张人亚悄悄返回上海 。
几番忖度 , 张爵谦编了个“不肖儿在外亡故”的故事 , 为张人亚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穴 , 并将文件秘藏进空棺 。 这个秘密 , 张爵谦此后20多年从未提起 。
新中国成立后 , 年事已高的张爵谦仍然等不到儿子的消息 , 便将衣冠冢内文件取出 , 嘱托三子张静茂将其上交党组织 。 这批由张家父子保护下来的珍贵文献 , 其中多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
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记载 , 张人亚于1932年病故 。 悼词写道:“人亚同志对于革命工作是坚决努力 , 刻苦耐劳的 , 在共产党内始终是站在党的正确路线之下 , 与一切不正确思想做坚决斗争……”
“这是保护党内重要文献的壮举 。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藏品保管部副主任王长流感慨 , 张人亚和他的亲属都有着“使命重于生命”的担当 , 这样的赤子之心 , 使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
近年 ,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上海评弹团合作 , 把张人亚的故事改编成中篇评弹搬上了舞台 , 戏的名字就叫《初心》 。
【澎湃|永恒的明灯——写在《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出版百年之际】书信间 , 两代共产党人探寻真理味道
“你们要知道我的遭遇 , 遭遇就是反动派在那白色恐怖时期常把‘共产党宣言’当作我的头衔……要你怕 , 要你不敢动 。 不过我这人是不大知道怕的 。 ”
这是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最早成员之一陈望道存世不多的亲笔信中的一段话 , 信是他写给一位后辈的 。
1973年5月8日下午 , 时年45岁的浙江金华地区教师郑振乾壮起胆子 , 给仰慕已久的陈望道写信:“最近我们金华地委举办了第一期兼职理论辅导员读书会 , 主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我们殷切请求您 , 将那时翻译出版的原本寄数份给我们……同时敬请陈老将翻译出版宣言的经过、遭遇告诉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