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原创我在创3决赛现场,经历一次「常规」成团

_本文原题为 我在创3决赛现场 , 经历一次「常规」成团
常规|原创我在创3决赛现场,经历一次「常规」成团
文章图片

曾经的节目是造星的全部 , 而现在的节目只是项目的开始 。
作者 | 王亦璇
《创造营2020》的决赛场馆被安排在了远离深圳市区的华侨城 , 与坪山村镇的安静环境相差甚远 , 在正式竞演开始前的四五个小时 , 大批粉丝就已来到现场等候排队入场 , 或在后援会的组织下喊着统一的口号 , 为自己的first pick录制应援视频 。
【常规|原创我在创3决赛现场,经历一次「常规」成团】粉丝们的热情高涨 , 连日高温的天气并没有让他们面露疲态 。 在决赛场地附近的道路两边 , 巨型出道应援条旗和选手个人海报被高高挂起 , 与之相伴的还有后援会布置在场馆外的大量花墙 。
这是我首次置身于“内娱”追星现场 , 决赛现场布满闪亮的紫色光影 , 粉色的三角舞台熠熠辉映 。 进入现场的粉丝们戴着相同的应援手环 , 手幅以《创造营2020》的浅粉色打底 , 印着白色的“敢!我有万丈光芒 。 ” 她们还拿着节目组统一发放的应援灯牌 , 在不断变换的灯色下拍照留念 。
虽然从现场来看 , 这并不是一次特别的最终决选 , 它有着101系选秀的共同特点 。 但在我的感受中 , 《创造营2020》的粉丝不同于活跃于各大选秀综艺中的“秀粉” 。 而以合作舞台登场的孟美岐和R1SE队长周震南 , 也在无形中将创造营的系列感延续出来 。 对《创造营2020》来说 , 节目不是造星 , 只是开始 。
01 | “爱豆象限”扩张当嘉宾李云迪念出第7名成团选手张艺凡的名字时 , 决赛现场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 张艺凡又哭了 , 有粉丝试图向更接近舞台的区域“跨界” , 为其他选手感到惋惜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
也许是与出道位从11缩减至7相关 , 女孩儿们在宣布名次的阶段看起来更加紧张焦虑:《创造营2020》的赛程依旧很快 , 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整场选秀 。 而在这之间 , battle、对决 , 也显得更为激烈 。
在7名出道选手之中 , 只有刘些宁身上还保留着非常强烈的女团工厂的影子 。 粉丝的pick标准逐渐不再单纯地向传统唱跳标准看齐 , 偶像本身也愈发追求多元化的个人表现 。
这不是观众的口味变化了——人们依然会被业务能力上乘的选手所吸引 。 但当互联网选秀步入第三个年头之时 , 优质偶像不等同于练习生也成为了全新的认知 。
《创造营2020》也要承认这一点 , 即使腾讯要打造“最强女团” , 并在赛程初试阶段就通过紧张激烈的“团战”和“个人战”来强调节目对实力的要求 。 但站上舞台的女孩们来路各异 , 她们有新生演员 , 有芭蕾舞者 , 还有曾在歌唱类节目中大放异彩的优胜选手 。
希林娜依·高出身《中国新歌声》 , 获得那英组亚军的她更贴合一个传统solo歌手的形象 。 嘉行新悦艺人王艺瑾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 是初涉影视圈的演员小花 。 在此前的公开报道中 , 她表示对于参加《创造营2020》的想法只有一个:想红 。
创系列的影响力或许早已跳脱出偶像的边界 , 向更广阔的大众圈层渗透 。 “能否成为偶像”更像是一道基于“produce”传统之上的伪命题——来这儿的人或许没想那么多 , 只是想在一年一度的头部选秀综艺节目中积攒人气 , 让更多观众认识自己 。
这背后 , 是平台与经纪公司数轮“磨合”的结果 。 2018年 , 《创造101》团队在前期沟通联系了400多家偶像制造公司和艺人经纪公司 , 本着对偶像的基本认知 , 练习生的标签逐渐固化 。 但问题也在新偶像元年出现 , 练习生的培养周期无法企及节目的更迭换代速度 , 基于唱跳的偶像培养与后端的运营模式也产生了矛盾 。
中国偶像的后端出口仍以综艺、影视剧为主 , 表演舞台的缺失与练习生培训体系无法互相匹配 , 而这一现状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创造营2020》对选手构成的青睐——“练习生”的标签被逐渐摘去 , 经纪公司的供应商角色凸显 , 也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影视公司或艺人经纪公司将选手输送到节目中 , 满足平台和市场的内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