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是虚构的。这一次,《大学》用真实的记录传递大学的光芒。
文章插图
“这是一部清华题材的纪录电影,但又远不只是与清华有关的电影,正如其名《大学》,它是写给大学的一封情书,也是大学写给观众的一封情书。”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这一回担任《大学》的监制。在他看来,“大学有光,所以值得。清华大学建校100年时,我们参与策划了李芳芳导演的《无问西东》,110年之际,又参与策划了这部孙虹、王静、柯永权等青年导演的《大学》。这一次是用真实的记录传递大学的光芒。”
文章插图
周末,将于7月9日全国上映的电影《大学》路演来到上海。110分钟,四个清华人的人生故事,真实而亲切的菁菁校园,带领观众穿梭时光、跨越千里,回到自己的青春岁月。
离校多年的一位清华校友在活动结束后表示,“这是一次跟着电影回母校的经历,一下子把自己带去了年轻时的时光”。110分钟的观影之旅,仿佛带领校友们穿梭时光、跨越千里,回到了自己的母校。
文章插图
一位刚刚度过18岁生日的“00”后高三毕业生,面对家人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该如何应对这场十年磨一剑的考试?
文章插图
在象牙塔里苦读九年的博士毕业生,究竟应该去寻找一份人人都看好的工作,还是应该追寻内心真正的理想?
文章插图
旅美十年,青年教师决意归国“做点事”,踌躇满志地想制造一台属于中国、领先世界的天文望远镜,却意外地困难重重……
文章插图
年近九旬的工程院院士,终于要面临退休的时刻了,她是否会放下自己站了一辈子的讲台?
这是四个不同维度、不同长度的人生故事。
电影《大学》自2018年开始拍摄,记录了一波三折考入心仪院校的大一新生严韫洲,从象牙塔到基层农村的博士毕业生宋云天,旅美十年只求归国的青年教师蔡峥,83岁仍坚持站立讲课的荣休院士钱易的故事,以及他们背后这座校园的青春与理想之光。
高考、毕业、入职、退休,这四个人生阶段将影片中的人物与影片外的观众勾连了起来,但真正动人的是片中人物面临人生困境时所做出的的选择。
文章插图
在上海的观影现场,清华大学2011级本科校友马翔宇说,影片引发他的强烈共鸣:“小严当时查成绩的样子,和当年我和我爸妈简直一模一样;云天师兄要离开学校的时候,他经历过的那些纠结和挣扎也都是我和我的同学们经历过的;希望创作团队可以一直拍下去,让后来的人知道这个时代青年的样子。”
文章插图
影片主人公之一严韫洲在映后交流环节引发观众好奇。一个随父母来看片的稚童抓着话筒大胆发问:“你是怎么考上清华大学的?”
严韫洲这样回应童言童语:“努力和勤奋的过程最为重要。”
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李志聪在严韫洲高中毕业的环节中亦有出镜,当主持人邀请他谈谈感想时,他说:“对纪录片来说,真实是最重要的,真实才能打动人。我觉得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是,它告诉我们怎么来过有意义的生活,怎么来为这个国家做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诠释得非常好。”
文章插图
不少观众为放弃了留校机会、选择去基层选调的博士毕业生宋云天动容。
同为选调生的忻隆现场感慨说:“在这里今天看了电影特别的感动,虽然是星期天,但是我就特别想回到自己的单位去加班。影片说的不仅是清华的精神,更是大学的精神,也是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支柱的精神,应该传播给更多的人去了解。看完电影特别感动,在这里我想表个态,我们青年选调生包括青年校友,不管走到哪里在什么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而努力奋斗。”
文章插图
因为真实,所以共情。
- 杜运燮|《西南联大现代诗钞》:一本书,一所名校,一个诗派
- 墨戏|这一曲《墨戏》,或许只有她能写出来
- 论文选|陆祖鹤书法论文选《书道之悟》出版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
- 藏品|《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叙述者|疼痛不是生活的全部
- 只此青绿|《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新书掠影|读书 | 社会史
- 秋菊|青未了‖咏菊
- 伤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有坚强的人格,都源于生活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