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40年前,他用一口苏北话给我们讲文坛轶事
:原题为_上观新闻|40年前,他用一口苏北话给我们讲文坛轶事。
摘要:从此 , 我知道了世上有个辛亥诗人、“革命和尚”苏曼殊 , 还知道他有小说《鸿雁飘零记》 。 后见唐代诗人张籍在其《节妇吟》诗中有“还君明珠双泪垂 , 恨不相逢未嫁时” , 方知“还卿一钵无情泪 , 恨不相逢未剃时”乃由此巧妙脱胎而来 。
文章图片
约在40年前——20世纪70年代末 , 百业振兴 , 文学自然也不例外 , 《上海文学》与《工人创作》编辑部借上海柴油机厂一席之地合办文学创作学习班 , 我也有幸参加 。 时有《上海文学》编辑彭新琪、郭青老师和另一位不知名的女老师 , 以及《工人创作》主编倪慧玲一起参与带班培训 。 还记得停在巨鹿路上海作协门口的中巴即将出发时 , 有编辑杨晓敏等特地前来挥手送行 。
在上柴厂培训期间 , 郭青老师的寝室与我们仅几步之遥 , 平易可亲的他常来我们寝室 , 我们也就常常能听到他的慷慨言辞 。
已到中老年之龄的他 , 穿着对门襟青灰色中式棉袄 , 手上夹支香烟 , 坐在寝室中间的一张靠背椅上 , 以一口有力、朴实的苏北话谈文坛轶事 , 谈小说创作得失 。 他曾说:小说是有眼睛的 , 这眼睛就是小说的情和魂 , 如果小说没有眼睛 , 写得再多也不行 。 “有一位作者 , 写了十几篇小说 , 一篇也没能发表 , 就来找我 , 问我问题出在哪里 。 我说 , 你的小说我大多看过 , 照理 , 你如此用功 , 铁杆也磨成了针 , 但写小说和别的事不一样 , 单用功还不行 , 还得用心 , 用情;每篇小说得有个透明的焦点 , 这就是小说的眼睛 , 也就是能和读者对视、沟通的情和魂;你的小说没有这些 , 没有眼睛 , 就没大意思 , 也就打动不了人 。 ”
【上观新闻|40年前,他用一口苏北话给我们讲文坛轶事】他的话使人一时似懂非懂 , 过后很久 , 方才渐渐感悟其中深意 。
他还特意向我们介绍了他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一篇反映一位老干部生活的短篇小说《晚晴》 , 谈了写作这篇小说时的艰苦 , 说几易其稿 , 最后觉得要以晚托晴 , 以晴带晚 , 晚晴晚晴 , 晚中出情 , 打动读者——后来我特地到卢湾区图书馆借阅了这篇小说 , 感到确实文笔凝练 , 情旨深远 。
印象很深的是 , 他对辛亥革命元老之一苏曼殊尤其心仪 。 他以苏北话大声吟诵苏曼殊的诗句 , 十分投入、动情 , 抑扬顿挫:
“春雨——楼头尺八箫 , 何时归看——浙江潮?
破钵、芒鞋 , 无人识 , 踏遍樱花——第几桥?”
一时满屋烟雨苍茫 , 江淮豪气 。
他还告诉我们 , 苏曼殊出家后 , 有时尚女郎依然对他仰慕不已 , 送了玉照给他以示情意 。 他在玉照背后题了两句诗后 , 又将照片奉还了女郎 。
郭青老师多次大声吟诵这两句诗:“还——卿一钵无情泪 , 恨不相逢——未剃时 。 ”
他还告诉我们将要写一本有关苏曼殊生平的书《纽约笙歌》 。 这苏北话“纽约笙歌”四字 , 同样说得情深入骨、铿锵有力 。
从此 , 我知道了世上有个辛亥诗人、“革命和尚”苏曼殊 , 还知道他有小说《鸿雁飘零记》 。 后见唐代诗人张籍在其《节妇吟》诗中有“还君明珠双泪垂 , 恨不相逢未嫁时” , 方知“还卿一钵无情泪 , 恨不相逢未剃时”乃由此巧妙脱胎而来 。
几十年来 , 只要一有机会 , 我就会对朋友吟诵起“春雨楼头尺八箫……” , 同时想起郭青老师 。
栏目主编:黄玮文字编辑:朱蕊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笪曦
- 【】新闻调查:决战深度贫困
- 胖次资讯|王砚梅影评:《小岛惊魂》之人吓到了鬼?
- 掌上新闻|杨幂腿围到底有多细?当她站在栏杆前被拍到后,一时分不清哪个更细
- 央视新闻客户端|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贵州省启动气象灾害(暴雨)IV级应急响应
- 央视新闻客户端|江西:考生若体温正常 考场内可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 央视新闻客户端|武汉普降大暴雨 城区出现积水
- 中国新闻网|日本东京都知事选举结束 日媒:小池百合子确定胜选
- 央视新闻客户端|小池百合子再次当选日本东京都知事
- 上观新闻|全城数千名新医护刚刚毕业,这些中加联合、多校联合培养的首届医学生更显特殊
- 上观新闻|张文宏:今冬可能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挑战,但美国巴西第一波高峰还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