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黄豆豆:43岁舞者的少年感与生命力

:原题为_澎湃新闻|黄豆豆:43岁舞者的少年感与生命力。
2020-07-04 11:48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原创 小云 世纪朵云
已过不惑之年的黄豆豆 , 依旧保持着良好的身型 , 面庞干净 , 目光纯真 , 显得格外年轻 。 台上台下 , 他的动作、语言、腔调 , 极易让人联想到两个词:少年感和生命力 。
1995年 , 他因在春晚表演舞蹈《醉鼓》成名 。 几十年来 , 一路荣誉加身 , 成就斐然 。 这并非一则“主人公自幼热爱跳舞”的励志神话 , 更像一曲“情感与舞蹈缓慢相生相合”的变奏 。
细水长流 , 方识得真滋味 。 黄豆豆曾坦言 , 自己20多岁开始编舞时才真正爱上舞蹈 ,“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注入作品里 , 跟大家沟通、对话、交流 。 那是我被舞蹈打开的‘幸福时刻’” 。
作为朵云书院旗舰店“有态度的书架”荐书人之一 , 黄豆豆和我们聊了聊舞蹈、阅读及生活体悟 , 并推荐了他爱读的书籍 。
澎湃新闻|黄豆豆:43岁舞者的少年感与生命力
文章图片
黄豆豆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长、上海市新文艺工作者联合会主席
43岁了 , 他还在跳
舒展 , 踮足 , 旋转 , 跳跃……黄豆豆43岁了 , 一连串舞蹈动作依然做得流畅自如 。 从12岁进入上海舞蹈学校算起 , 他已经在专业舞蹈道路上跳了31年 。
大多数人惯用年龄来定义一位舞者的竞技状态 , 黄豆豆却用自律打破了外界的认知 。 如今 , 国内与他年纪相仿且坚持跳舞的同行者寥寥无几 。 他暗暗跟自己较劲 , 每周六天 , 早起练功 , 练舞编舞 , 数年如一日 。
澎湃新闻|黄豆豆:43岁舞者的少年感与生命力
文章图片
练舞时的黄豆豆
《秦俑魂》《中国功夫》《苏武》《甲骨文》《墨舞》《庄周梦》……从初入舞林到现在 , 黄豆豆给观众带来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 。
孩提时期 , 黄豆豆喜“武” , 舞蹈启蒙濡染于家乡的地方戏 。 他曾暂住舅舅剧团的职工大院 , 舅舅是武生演员 , 整个院子生旦净丑、吹拉弹唱、服化道效 , 应有尽有 。 彼时一听见锣鼓经 , 他就立刻跑去台前看戏 。 武戏的一招一式、侠义之风令他过目不忘 , 记忆犹新 。
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日后的表演和创作 。 他的不少舞蹈作品深耕古典 , 嵌入传统戏曲的影子 , 巧妙运用了书法、甲骨文、兵马俑、编钟、少林等元素 。
澎湃新闻|黄豆豆:43岁舞者的少年感与生命力
文章图片
黄豆豆表演舞蹈《秦俑魂》
总结起来 , 黄豆豆的舞蹈有一个共同点:中国风 。 “我们传承传统的舞蹈 , 也在跟世界舞蹈对话时 , 坚守着当代中国舞蹈的精神 。 ”
舞蹈创作没有完成式
如果说每一场电影放映是确定、重复的 , 那每一次舞蹈演出则是不确定、变化的 。 黄豆豆认为 , 舞蹈创作有意思的地方也在于此 , “舞蹈跟随你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理解而改变 , 与你一起成熟 。 有的作品隔一段时间修改一次 , 有的甚至在现场演出时有感而发地进行即兴处理 , 从没有完成式 , 总处于进行式” 。
在他眼中 , 真诚、不伪饰是这个时代“审美的一面镜子” 。 没有“好或坏”的舞蹈作品 , 只有“是否由心而发”的艺术创作 。
澎湃新闻|黄豆豆:43岁舞者的少年感与生命力
文章图片
当然 , 舞蹈之美 , 最终要放到舞台上 , 在现实空间展示 。 这时候 , 由观众和舞者之间构建的“气场” , 便成为舞蹈演出的关键 。
黄豆豆说 , “很多时候 , 舞蹈的魅力就存在于剧场空间内微妙的气场之中 。 舞蹈不再是排练时的口令和动作组合 , 而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感 。 在舞台上 , 你必须很纯粹 , 才能让观众感受到表面肢体运动之上的一种情感、思想 , 达成直指人心的沟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