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瞭望》刊发文章:海岸线为什么总受伤

:原题为_新华网|《瞭望》刊发文章:海岸线为什么总受伤。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即将于7月6日出版的2020年第27期《瞭望》新闻周刊刊发题为《海岸线为什么总受伤》的文章 。 摘要如下:
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 海岸线的保护与利用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 近年来 , 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 , 各地加强海岸线保护力度 , 整治修复受损岸线 , 取得了一些成效 。
不过 , 《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人员日前在海南、辽宁、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调研发现 , 当前我国海岸线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 海岸线治理尚存多种顽疾 。
——一些地方热衷于填海造地 , 但由于手续不全、规划不合理等原因 , 不少项目烂尾 , 工程撂荒、土地闲置 。
莆田涵江临港产业园是一个围填海项目 , 园区规划总面积56平方公里 , 共分为两期 , 相当于涵江现有建成区面积 。 2013年2月一期项目经过原国家海洋局审批 , 2016年完成围填海约14平方公里(2.1万亩) 。 采访人员5月底来到这里 , 海堤内侧的填海工程已完成 , 但填海形成的土地上除了杂草和废弃渔船之外空空如也 。
“目前在建有3个码头泊位 , 也是时断时续 。 ”涵江区港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李滨说 , “随着国家政策调整 , 第二期填海项目被叫停 。 ”
——一些地方海岸线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碎片化 , 海岸线低效占用、无序圈占浪费仍然存在 。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环渤海地区分布着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秦皇岛港、唐山港、烟台港、日照港等数十个大小港口 , 此外还有不少在建港口 。 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同样存在港口过密问题 。 有些地方几乎是“一市一港” , 有的地方两港间相距仅有数海里 , 很多港口货物吞吐量很少 , 岸线资源严重浪费 。
——一些地方大规模填海造地、围海养殖、污染排放及其他开发活动 , 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 海岸线生态系统和自然形态遭到破坏 。
近海养殖一直是海岸线污染的“贡献大户” 。 在河北唐山和秦皇岛交界的滦河口湿地 , 采访人员通过无人机看到 , 滦河口南北两侧的海水被池塘圈起来 , 养殖池密密麻麻 , 连成一片 。 根据卫星云图测算 , 滦河口南北两侧海水养殖区域总面积超过70平方公里 。
滦河口在20世纪90年代还是典型的原生性河口湿地 。 现在 , 围海养殖多属于个人行为 , 存在大量未取得海域使用权围海养殖用海 , 不少属于非法养殖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当前海岸线保护和治理存在着缺乏整体统筹、缺乏执法权、项目审批受限制等问题 , 导致治理能力弱化 。
一是缺乏多部门统筹协调 。 “海洋事务缺乏一个整体的管理 , 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 。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 有的省份已经开始进行一些机构设置方面的尝试 。
二是主管部门缺乏执法权 。 受访人士表示 , 在海洋领域具备执法权的有海警、海监、海事、渔政和缉私等多个主体 , 目前广东省的海洋管辖归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 。 由于没有执法权 , 自然资源行政部门在海岸线治理管控方面存在不少难度 。
【新华网|《瞭望》刊发文章:海岸线为什么总受伤】三是生态修复缺乏政策法规指引 。 受访人士普遍反映 , 生态修复作为自然资源部门成立后的新职能 , 涉及面广 , 仅海岸线生态修复就涉及红树林修复、防灾减灾、沙滩养护、污水和垃圾处理、海堤加固等多个方面 。 目前 , 海岸线生态修复工作法律法规政策、行政程序指引、项目管理程序及资金管理规范不够清晰 , 甚至一些政策法规指引和评定评估规范处于空白 ,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岸线生态修复项目的开展 。 (采写采访人员:王存福、周强、孙仁斌、董建国、高博、胥兆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