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填补因知识和阅历的不同导致和发小们产生的代沟难道见面时只能喝酒搓麻聊异性了么

等了好几天,没有人来答。可能是问题太幼稚了。做事要有始有终,万幸的看到一篇文章,拿来自答吧。作者林探惜。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文艺女青年总结自己至今单身的原因——可想而知,不外乎是因为“很难找到有共同语言的人”。她说,每到了一个特定的场景下,当自己情不自禁地引经据典,旁边的人便总是向她露出无奈的干笑,气氛就此凝固。  最后她总结道:我想我大概知道,为什么没有男生喜欢我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很不厚道地想起我哥的一句口头禅:“别磨叽这些有的没的,我们男人喜欢女人的时候,其实只看脸。”  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吸引其实非常简单粗暴: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孩子温声细语地说两句话,就会有男孩子喜欢她;一个高大威猛的男孩子开着衬衣的两粒钮来回晃几圈,就会有女孩子内心如小鹿乱撞。  朋友之间也是如此:来自山南水北的舍友们,互相为对方打个饭,手挽手去逛个街看场电影;男孩子们一起打一场球,女孩子们聚在一起说说八卦……会心一笑之间,彼此就不知不觉成为了对方心目中“重要的人”。  回过头来看,其实一个人选择另一个人作为自己心爱的人,或是作为自己的至交好友,未必就和灵魂的契合度有多大的关系,更多的时候只是“刚好遇到一个差不多的人”而已。  例如微博上的那位文艺女青年,她的孤独,实则不足为外人道也——像这样大喇喇晒出来,很容易会招致许多自以为心如明镜的误读者,叫她回去照照镜子,多改变自己,多化妆打扮,多想办法提高智商情商,以修炼成一个“差不多的人”。  他们的建议,与她实际的苦恼,其实根本不在同一个世界。  这种“不被理解”的孤独,被放在永远无法理解它的受众面前,只是白白招来不相干的哂笑而已。  我以前也不太相信“灵魂伴侣”,心道:每个人不都差不多么?都是吃喝拉撒十几二十年长大,遇到个好看的就喜欢了,遇到个投缘的就死党了,然后人生也就是这样了吧?  直到后来我真的逐渐体会到那种孤独——那种“不知道应该怪谁”的孤独。  例如我从高中到现在最要好的闺蜜,她喜欢韩星喜欢EXO,喜欢不断地倒腾头发和指甲,我在这方面跟她完全没有共同语言。而我从中学时代开始,读了一篇小说一首诗,想要跟她分享的时候,得到的总是她呆萌的星星眼:“哇你好厉害……”  她单纯得毫无城府,人生追求再简单不过。当父母要求她考GMAT读商科研究生的时候,她就在问我:“我到底该不该继续读书呢?”  我说:“你如果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并且有信心能做好,那就没必要随大流读这个研究生。但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嘛,那不如多读几年书,好好想想清楚。”  她想了想,对我说:“其实我只想嫁个人生个孩子,在家好好过日子。”  我扶额。  如今我们之间的话题就只剩下,她时不时来找我求助“男朋友又不听话了我该怎么办”、“又有小婊砸勾搭我男人了我该怎么办”这一类的问题。  我不断地跟她说“你要有自己的世界啊亲”、“不要把全部的重心放在男人身上啊亲”……但我知道,她是听不进也做不到的了。  随着这几年分道扬镳的生活,我明显感觉,我们的三观与格局都差距越来越大了。但那又怎样?年少时结下的情谊,已经决定了,她仍然会是我最好的闺蜜。如今这种思想格局上的距离,其实没有谁对谁错,甚至不知道应该怪谁。  而我只是感到一种孤独。  我记得大二的时候,我第一次上周佩瑶老师的现代文学课,顿时惊为天人。我第一次看到有老师如此大胆地将课本上的文学史排序彻底颠覆,也是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那么多信手拈来的轶闻野史……从来对民国文学一片迷茫的我,当即去图书馆借了一大堆书,啃文学啃历史,决意以老师为标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最后以非师范生的身份,死乞白赖选了她做我的导师。她的课我缺一节都觉得是天大的浪费,甚至会去低一届的课堂上蹭课——然而我发现,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堂,也会有许多人找尽各种各样的理由去逃课。  有几次,我跟几个不爱上这门课的姑娘讨论过,她们为什么总要逃课。她们说,这门课时间太晚,她们要赶着去买宵夜,赶着去拍拖,赶着回宿舍卸妆追剧……还有人说,老师讲话速度太快、信息量太大,她们觉得很累,跟不上。  当时我就觉得特别无法理解她们,她们也表示无法理解我对这门课的狂热。  对于我来说,这个老师字字珠玑,每个想法念头都能让我惊艳心折。而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她只是一种“无法欣赏的美好”。有的学生也喜欢她的课,也会给她打高分,但只是因为她上课“从来不签到,可以随意逃”。  后来我逐渐明白,这大概就是那种无法分享的、无从责怪的、不被理解的孤独。  这与我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文艺女青年,是一样的道理。即便她本人真的拥有天使面孔魔鬼身材且善于调情,即便真的让她的追求者和备胎从街头排到巷尾,难道她就不孤独了么?  即便我与我的闺蜜感情好得不得了,一个假期都在不停地一起出去玩,挽手散步两三个小时都有说不完的话,那难道我们各自就不孤独了么?  有的人喜欢你欣赏你,只是被你局部的特质所吸引,而无法全面吸收完整的你。如郭靖听黄蓉吟诗,只觉得“蓉儿你在说什么啊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连洪七公都觉得这个傻小子在暴殄天物。  如我看过的一部玛丽苏言情小说里,女主角最善于烹饪,做得一手艳惊四座的菜肴——偏偏男主角舌头有毛病尝不出酸甜苦辣,只因为喜欢女主角,所以她做什么菜他都说好吃。  甚至如我自己遇到的一些男孩子,他们会为了搞定我这个人而去给我的文章点赞发评论,而实际上他们并不喜欢我所钟意的书籍和电影,并不认同我的想法,甚至觉得写文章这件事本身也是无聊的。  再如某些男孩子喜欢熬夜看球,女朋友就在旁边摔东西发脾气,怪男友不陪自己,当男生滔滔不绝地讲起体育的时候她们就呵欠连连……我想,那些男孩子,这时候大概也会觉得很憋屈很丧气吧?  我以前也觉得,遇到好看的彼此有好感的对象,大家就可以有所发展;遇到谈得来的可以一起逛街讲八卦的小伙伴,大家就可以成为亲密无间的至交好友。  最后我发现,越长大越孤单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我们的灵魂生长得越来越完整,越来越任性,越来越渴求全面的吸引,越来越无法接受那些因彼此不理解而造成的“情感浪费”。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磨合的。甚至我在引用毛姆的理论时,自己也认为,假如我们注定无法遇见那个“对的人”,那么我们只能找一颗差不多形状的心,互相妥协,磨合成一个大致契合的状态。  但是,让我们这样想一想——  假如我的导师,她为了迎合学生,去放慢语速降低难度照本宣科,不再讲那些有趣的轶闻野史,每次都不拖堂甚至提前下课;假如我也去追韩星买很多化妆品,和我闺蜜一起做几个小时的指甲;假如微博上那个自嘲的女文青也不再随时旁征博引,而是随大流地在每顿饭前发一张浓妆自拍,逢人就说“哎呦美美美,妹纸你真是美死了”……或许这样的磨合与改变,会解决掉我们每个人的孤独,可是,我们真的需要这样做么?  就好比一颗钻石,它为了装进一个盒子里,而磨去了自己的棱角。而令它闪耀的,恰恰就是这些棱角。此处的盒子装不下,为什么不去别处,找一个刚刚好的盒子呢?  难道当我们新买的mac读不出我们的硬盘,我们宁愿把里面大部分的重要资料都格式化,也不愿意去找一个彼此兼容的PC系统?  我越来越觉得,只要还有选择和改变的空间,我们就不要轻易为周遭的人事物去磨掉自己的特质,不应该让自己的灵魂受一点委屈。  我们现在已经见到的,绝对还不是全世界。  这世上一定会有一个地方,有一群人,可以读出我们的频道;可以理解我们会心一笑的每一个point;可以在眼前的吃喝玩乐与八卦之余,和我们探讨一些更深刻的东西;可以在我们不走寻常路的“奇葩”特质里,体会到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问题只在于,我们此生能不能找到,能不能遇到。  我是在高三的语文模拟考试里,看到过这样的概念,说人这一生,从识字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孤独的路,并且这条路会越走越窄。当时老师问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概念,我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生而于世,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肉身,如同我们无法左右自己所遇到的孤独。但退一万步说,即使我们这一生,当真找不到那个完全兼容的频道,那又怎么样呢?  只要我们不去委曲求全,不去否定自己,坚持自我对话与自我拯救,保护好那些让自己开心的东西,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把有限的人生投放在浩瀚的江河湖海里,那未尝不是另一番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