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院士详解“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新思路,防控目标更高

:原题为_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院士详解“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新思路,防控目标更高。
“十四五”期间 ,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有望通过“分区域、分阶段实现达标”的办法 , 实现空气质量整体持续改善 。
在能源基金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等机构日前联合主办的大气治理研讨会上 ,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 , 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还没有完全彻底得到解决 , 污染防治刚走出第一步 , 依然任重道远 。
贺克斌介绍 , 2013年以来 ,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 二氧化硫(SO2)和酸雨等与燃煤相关的污染明显改善 , 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 煤炭消费总量出现拐点 。
监测数据显示 , 2019年 , 全国261个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 , 与2015年相比下降23.1% , 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较2015年分别下降19%和52% , 二氧化氮(NO2)浓度持平;臭氧(O3)浓度上升21% , 涨幅明显;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 , 157个空气质量达标(占47%) , 相比于2015年增加84个 。
卫星遥感观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空气质量改善的情况:2013至2017年 , 全国人口加权PM2.5暴露水平从67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5微克/立方米 , 降幅达到32% , 减少了近20万人因PM2.5长期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 。
贺克斌介绍 , 尤其是重点区域污染得到一定控制 , 秋冬季重污染明显减弱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三大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6.9%、19.6%、1.8% , 重污染过程的峰值浓度、污染强度、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均明显降低 。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院士详解“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新思路,防控目标更高】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院士详解“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新思路,防控目标更高
文章图片
我国不同阶段大气领域目标回顾资料来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院士详解“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新思路,防控目标更高
文章图片
PM2.5目标情景分析的初步考虑:分区域、分阶段实现达标资料来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总体依然严峻 , 区域复合性污染突出 。
贺克斌举例说 , 我国PM2.5浓度与发达国家水平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导值差距依然明显 , 臭氧表现出持续上升态势 , 区域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仍分别超标62.6%、57.1%、17.1% 。 另外 , 我国秋冬季重污染依然多发频发 , 重点区域秋冬季PM2.5浓度是春夏季的1.6至2.1倍 , 重污染天数占全年90%以上 。
贺克斌对采访人员表示 , “十四五”期间 ,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着多重挑战 , 包括新冠肺炎疫情、金融风险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 多目标协同控制的要求 , 以及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可能放缓 , 加大大气污染物减排压力等 。
“如何打破现有利益格局 , 推进结构调整;如何挖掘潜力 , 推进关键污染物、关键减排措施的进一步强化和协同;如何在更加复杂的边界条件下 , 科学选择减排路径;如何推进建立高效管理体系 , 提高管理能力 , 形成合力 , 这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贺克斌说 。
就“十四五”期间如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问题 , 贺克斌认为 , 在目标设计上应衔接“十三五” , 面向“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 , 同时 , 关注体现空气质量改善的标志性指标 , 并设计出体现地方特色的指标 , 实现统一性与差异化的结合 。 既要有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比例和优良天数比例的要求 , 也应体现整体持续改善、重点地区目标更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