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院TB|“早死早超生”:让你不再拖延的招数来了( 三 )


何时加入“牵挂事”影响大不同
给自己加码的时候 , 要注意时间的选择 。 因为根据“去牵挂”解释:只有“牵挂”事的发生时间位于负性事件发生间隔之外 , 选择早去除负性事件(即“早死”) , 才有意义 , 因为可以留出足够时间精力应对“牵挂”事 。 如果“牵挂”事的发生时间位于负性事件发生间隔之内 , 情况就不同了 。
基于这一逻辑 , 研究者假设:“牵挂事”的发生时间在负性事件发生时间间隔之内或者之外 , 人们对于负性时间选择偏好会有所不同 。 为检验这一假设 , 研究者进行研究4 。
研究4
在研究4中 , 仍然是假设一周之内举行口语考试 , 研究者将考试后组织班级聚会视为“牵挂事” 。 一组被试的班级聚会时间在负性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之外(第10天) , 另一组被试的班级聚会时间在负性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之内(第4天) 。
研究结果发现:当牵挂事发生在负性事件发生间隔之外时 , 被试更倾向于尽早进行口语考试(相比于牵挂事发生在负性事件发生间隔之内) 。 即学生们倾向于选择较早的日期完成口语考试(去除负性事件)(即“早死”)是为了腾出时间和精力以保证组织班级聚会(牵挂事)的完成(即“早超生”) 。
科学大院TB|“早死早超生”:让你不再拖延的招数来了
本文插图
加入牵挂事的不同时间点影响个体对负性事件的偏好(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现场实验:真的影响了决策偏好
以上的研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测量采用的都是虚拟情境 , 因而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实验室之外的真实环境尚未得到验证 。 为了增强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 , 研究者选择某大学选修心理学课程的自然班级进行一项现场实验 , 寻求在真实环境中进一步确认已有研究结果 。
研究5
在研究5中 , 研究者利用课程设计安排两次口头形式的课程汇报作为课程考核 , 要求学生们可以在给出的两个汇报时间段内选择一天来参与 。 其中 , 第一次汇报的区间设置在学期初的第1—6周 , 第二次汇报的区间设置在学期末 。
研究者推测 , 在学期初 , 遥远的期末考试是一件“少牵挂”事;而在学期末 , 各科目考试周临近 , 期末考试便成为一件“多牵挂”事 。
实验结果发现:在学期初被试更倾向于推迟负性事件的跨期决策(不想课程汇报) , 但是随着期末的临近 , 个体的选择倾向发生反转 , 更加倾向于尽早体验负性事件(想早点课程汇报) 。
科学大院TB|“早死早超生”:让你不再拖延的招数来了
本文插图
学期初和学期末负性事件近期偏好的人数百分比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拖延症患者治疗大招
研究通过五项实验发现:某些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立即经历一个消极事件 , 原因不是因为延迟经历这一事件的负面效用更小 , 而是因为立即经历该消极事件可以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更好地处理后续的牵挂事 。 由此也可证明 , 负折扣现象的“去牵挂”解释成立 。
将这一研究结果和理论解释类比于社会心理学经典的罗伯斯山洞实验 , 我们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 山洞实验提炼了一个简单有效的促进合作的方法:当组内成员遇到外部威胁时 , 成员之间会从竞争转变为合作 。 与之类似 , 本研究也发现了一种能够促进提早体验负性事件的方法 。 当人们面对后续的牵挂事时 , 人们会从偏好推迟负性事件转为偏爱即时的负性事件 。 两项研究有一个共同之处 , 即:通过设置外部其他事件(威胁或牵挂)促成一个难(有悖于习性)但有益的事情 。
将研究结果联系至实际生活 , 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行为助推方法(拖延症患者治疗大招):简单地设置牵挂事 , 助推人们改变偏好 , 更早地经历负性事件 。
生活中存在大量延迟负性事件的例子可以借助助推的方法加以改善 。 诸如代表性较强的“审稿”过程:由于期刊审稿和口语考试一样也是一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 因而许多审稿专家提前接受了审稿邀请 , 却会一再拖延完成时间 , 而这种拖延对于急于靠发表文章来获得晋升的年轻投稿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灾难 。 如果为审稿专家设定一件后续的牵挂事 , 审稿专家可能更愿意较早处理稿件 , 稿件发表的过程也会因此更加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