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汛期已至,多地遭遇强降雨,今年防汛有何难点?

  入夏以来 , 我国南方进入主汛期 , 部分地区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 , 多地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 。 那么 , 今年汛情有什么新特点?防汛面临哪些新难题?

  汛情概览:

  长江流域入梅早 , 部分地方灾情重

  6月 , 长江进入主汛期 。 我国江南、华南和西南局地发生今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降雨过程 。 今年长江流域入梅早 , 5月29日入梅 , 较常年偏早10天 , 比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1954年还早2天 。 接下来的雨情和汛情不容乐观 。

  根据此前中长期预测 , 2020年我国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 , 长江发生区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 , 甚至有可能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 。

  据浙江省气象局研判 , 今年汛期 , 浙江强降水过程较明显 , 浙西和浙北部分地区雨量可能较常年偏多两成以上 。 同时 , 台风等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强降雨将较频繁 , 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

  贵州于3月20日进入汛期 , 较常年提前40天 。 截至6月16日 , 贵州自入汛后已发生8轮强降雨天气过程 。 多轮持续强降雨影响下 , 贵州省9个市(州)71个县(市、区)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 , 受灾人口113.92万人次 。 此外 , 广西多地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 目前广西正在全面开展灾后重建 。

  防汛难点:

  新风险老问题交织 , 防汛备汛不容有失

  经过多年努力 , 我国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初步形成 , 整体抗灾能力显著提高 , 但今年形势较为特殊 , 防汛备汛工作的挑战和困难不容忽视 。

  一是人员配备和防汛物资储备不足 。 自国家防汛抗旱体制发生重大调整后 , 水利部门水旱灾害防御面临“平台不硬、经费不硬、队伍不硬”等难题 。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 , 现在基层力量薄弱 , 人手十分紧张 。 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 , 基层一些专业防汛技术干部被划转至应急部门 , 人力更加捉襟见肘 。 有的县没有水旱灾害的专职防御部门 , 只是由负责农田水利或者水库管理的人员兼职 。

  防汛物资储备方面 , 许多地方还没有补充到位 。 有基层干部反映 , 近年地方财政相对紧张 , 编织袋、编织布、砂卵石、救生衣、冲锋舟等防汛常用物资储备不够 。

  二是防洪抗灾工程体系薄弱 。 我国有9.8万多座水库 , 其中9.4万多座是小型水库 。 为保障度汛安全 , 各地水利部门多次深入一线暗访暗查 , 发现一些水库不同程度存在病险 , 有的还存在大坝巡查人员情况不明、监测设施缺乏、管理经费不足等问题 。

  三是突发性短历时强降雨预报难度大 。 目前 , 突发性灾害的天气预报依然是世界性难题 , 对突发性短历时强降雨还无法做到精确预报 。 部分地区对苗头研判不敏感 , 预警信息发布后 , 基层通知到户、到人存在“中断点”和“拥堵点” 。

  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