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疫情下欧盟严审外资,“17+1合作”如何发挥贸投助推器潜力?

:原题为_第一财经|疫情下欧盟严审外资,“17+1合作”如何发挥贸投助推器潜力?。
后疫情时代 , 在欧盟出台严格外资审核政策的背景下 , 中国该如何继续推动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
6月底 , 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研讨会暨研究报告发布会举行 。 会上结合对109家中国企业、117个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项目调研 , 首次发布《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开展投资贸易合作研究报告(2020年)》 。
这份报告首次站在企业视角看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近年来的合作 ,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17+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长吴白乙对此表示 , 疫情重塑世界秩序 , 因此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 “在这个时候 , 中国与17个国家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 欧洲在整个中国未来对外关系的地位会更加凸显 。 17+1的合作机制发挥助推器、平衡器的作用有很大潜力 。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这一合作机制诞生于2012年 , 当时为“16+1合作” 。 2019年4月 , 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 , 希腊作为正式成员国加入该合作机制 。 自此 , “16+1合作”升级为“17+1合作” 。
在此前的例行采访人员会上 ,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 , 疫情当前 , 各方聚焦应对 , 原定于今年6月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峰会因为疫情原因已经决定推迟举行 。
第一财经|疫情下欧盟严审外资,“17+1合作”如何发挥贸投助推器潜力?
文章图片
中东欧严控疫情
该报告分10部分 , 主要围绕中国企业对中东欧国家营商软硬环境的看法、开展投资经贸合作的困难障碍、从企业视角看中东欧地区营商环境的总体评估、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等 。
值得注意的是 , 报告还及时加入了疫情下中国企业在当地开展合作的境况 。 与疫情严重的西欧相比 , 中东欧国家的抗疫表现“可圈可点” 。 作为中东欧第一大国 , 人口超过3800万的波兰3月4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 , 波兰政府3月9日就宣布边境管控 , 3月24日封城;捷克也在3月1日出现疫情后 , 3月16日封城 。
除了及时采取限制措施外 , 民众积极主动的配合以及政府的硬核监管 , 也使得中东欧国家没有出现医疗系统挤兑的局面 。 “捷克、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对待疫情的反应非常迅速 。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欧洲公共卫生教授马丁·麦基曾如此评价 。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也认为 , 中东欧国家在抗疫方面反应比较及时、措施比较到位 。 在疫情对中东欧国家经济打击方面 , 她认为 , 与西欧相比 , 经济影响相对少一些 , 17个中东欧国家中 , 14个国家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降幅预计将小于欧盟的平均降幅(7.4%) , 尤其是塞尔维亚、波兰表现更优异 。 这为未来中企与上述国家继续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
吴白乙认为:“企业走到中东欧 , 有了基本的成绩单 , 其中有亮点 。 当然 , 企业也交了学费 。 经过多年的实践 , 中企也找到了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等支点国家 。 未来 , 我们对中东欧地区的17个国家需要更加细腻的开拓 , 需要对对方国家更细致的了解 。 ”
合作不停步
疫情期间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脚步并未停止 。 中国政府、企业及民间组织向中东欧国家以各种方式提供了大批医疗防疫物资 , 中欧班列和中国航班也不停地向欧洲国家运送防疫物资 。 中国还向塞尔维亚派出了医疗队 。
【第一财经|疫情下欧盟严审外资,“17+1合作”如何发挥贸投助推器潜力?】在经贸方面 , 每年6月在宁波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今年由于疫情走上云端 。 6月8~14日中东欧商品云上展举行 , 通过贸易对接会、直播带货等一系列活动 , 中东欧企业在疫情之下依旧能拓展中国市场 。
6月中旬在河北沧州还举行了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视频信息交流与洽谈会 。 会上 , 157家来自中国与135家来自17个中东欧国家的中小企业和机构 , 通过线上交流的形式共商后疫情时代的复工复产合作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得到的信息显示 , 会后共计签署了近70项合作协议或合同 , 涉及工业制造、贸易投资、农业、旅游、人文交流、医疗卫生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