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欧盟严审外资,“17+1合作”如何发挥贸投助推器潜力?( 二 )


而奋战在抗疫前线的深圳华大集团也为中东欧的病毒检测工作提供了帮助 , 如销售核酸检测试剂盒、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等 。 据华大集团国际区域副总裁熊韬介绍 , 华大集团向塞尔维亚捐赠了两个专门测试新冠病毒的实验室 , 分别位于贝尔格莱德和南部的尼什(Nis) , 帮助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 “每天的检测量合计能够达到3000份 , 这个数字大概占塞尔维亚总检测量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 ”
后疫情时代合作新契机
随着中国与中东欧17国逐渐步入复工的正轨 , 未来双方的合作还将如何加强?商务部数据显示 , 2018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为822亿美元 , 较2011年增长55.4% 。 特别是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大增 , 较2011年增长了80.7% 。 在相互投资方面 , 据不完全统计 , 中东欧国家在华投资超过15亿美元 , 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投资逾100亿美元 , 涉及机械制造、化工、金融、环保、物流、新能源等领域 。
对此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建华表示 , 未来中国企业要抓住欧洲出台的刺激政策机会 , 深挖行业契机 。 欧盟当前提议设立一项规模7500亿欧元(约合8470亿美元)的经济恢复计划 , 包括5000亿欧元援款和2500亿欧元贷款 。
霍玉珍则表示 , 后疫情时代 , 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发展要转变思路 , 在三方甚至多方合作方面下大功夫 , 吸纳其他国家直接参与项目和合作 。
近年来 , 中方已经在中东欧17国中的三/多方合作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 比如 , 佩列沙茨跨海大桥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克罗地亚、欧盟开展三方市场合作的典范项目 。 工程造价约为4.2亿欧元 , 其中85%由欧盟基金承担 。
在黑山莫祖拉风电项目中 , 上海电力(马耳他)控股有限公司和马耳他能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同英国Vestigo基金公司、中国远景能源联合设立合资公司 , 形成了四方合作 。
此外 , 霍玉珍还强调要着眼新业态、培养新动能 。 “疫情对医药生产、加工提出新要求 , 加速5G、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 提高了对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视 。 因此 , 中国企业要善于把握、抓住上述机遇 , 主动了解中东欧国家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国内的动态 。 ”
熊韬也强调 , 疫情对中东欧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影响 , 但也让各国在卫生健康领域加大了投入 , 这将有助于各国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 “对于在生物卫生医药领域的中国企业来说 , 这应该是难得的利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