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推行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北大红楼·人物 | 文学改良刍议

新京报讯(采访人员 李玉坤)“他直立在那雪遮没的草地之上,圆睁着两眼,望着他的敌手。”
1916年9月,《新青年》改名首期刊发一篇译文《决斗》,作者是在美国求学的胡适。这也是胡适在《新青年》刊发的第一篇文章。彼时的他像极了译文中的青年,圆睁着双眼,立于清末民初乱世,随时准备和旧思想、旧文学来一场决斗。
1917年,胡适便来到了这决斗的中心。
胡适:推行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北大红楼·人物 | 文学改良刍议
文章插图
受陈独秀之邀回国赴北大任教
1917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一战临近尾声,段祺瑞政府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些毫不相干的事件,都在为两年后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积蓄力量。
这一年,北京大学也有三件大事。一是校长蔡元培年初上任。其次是选址汉花园滩地的北大新校舍计划7月落成,虽因两处甚深古池,建筑被迫重改地基,次年方竣工。三是陈独秀应蔡之邀任北大文科学长(注:类似人文学院院长),把《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大。
这一年,胡适未满26岁,方留学归来便出任北大教授。
实际上,他被寄予更大期望,归国之前,陈独秀就想把文科学长的位置让给他。
在给胡适的信中,陈独秀写道:蔡孑民先生(蔡元培)已接北京总长(注:系“北大校长”之误)之任,力约弟(注:陈独秀自谦称谓)为文科学长,弟荐足下以代,此时无人,弟暂充乏。
信的最后,整整大胡适一轮的陈独秀说了一句,“中国社会可与共事之人,实不易得”。大有“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之慨。
这事一直到1918年春方告一段落。胡适在2月4日的家信中提到,“陈独秀辞职之事,现已取消,陈君仍学长,儿仍任教授”。
当时,还未拿到博士学位的胡适,已被新文化旗手认定是“可与共事之人”。以其时的思想和文化来看,胡适堪当此任。
胡适:推行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北大红楼·人物 | 文学改良刍议】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轰动一时
胡适生于1891年12月17日。7年后,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这所未来的最高学府自诞生起就命途多舛,虽然维新失败后仍得以艰难维持,但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让这所尚未成长起来的学府被迫停办。两年后,也是在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重新开学。
因这场战争而来的“庚子赔款”,后来部分被用来资助中国学生留学。胡适就是为数不多的受益者之一。1910年8月16日,胡适赴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
胡适长在绩溪农村,读过私塾,却很早接受了新学教育。1904年,胡适随治病的三哥去上海,就读于梅溪学堂。求学期间,胡适读了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传抄邹容的《革命军》,自命为新人物。
与孙中山、鲁迅类似,国外求学的胡适也经历了弃理从文的心路历程。初到康奈尔大学的胡适选了农学,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对文学的爱好,使他将更多时间投入文学研究和社会活动。
这一转,推动了中国文学革命。
1916年7月6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今日之白话是一种活的语言”……多年以后,胡适在口述自传中回忆,日记表达了他对策动中国文学革命的中心思想。虽然这些话,仍残留“之乎者也”,但却是中国白话文运动的滥觞。
当年11月,胡适写成赫赫有名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全文刊发《新青年》杂志,轰动一时。
1917年9月,胡适正式任教北大,薪俸280银元,教授中最高。
那时的北京,新文化在旧传统的厚重藩篱下寻找突破的方向。“7年没见面的中国还是7年前的老相!”胡适在《归国杂感》中愤愤写道,但他还是肯定了进步的可能,“我认为这20年来中国并不是完全没有进步,不过惰性太大,向前三步又退回两步。”
这篇杂感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1月刊,从这期开始,胡适正式加入《新青年》编辑工作,也是从1918年起,《新青年》杂志的文章全部以白话文编写。
胡适继续在《新青年》上阐释他的文学革命论,虽然表现出改良主义倾向,但在旧势力的重重封锁下,仍代表着进步方向。
1918年9月,北大红楼落成启用,成为北大第一院。年底,陈独秀邀集李大钊、胡适、周作人等商议,另创《每周评论》,主要发抒议论,抨击黑暗。
至此,红楼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陈独秀和胡适并称“陈胡”。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成为胜利国。当时有多兴奋,巴黎和会消息传来就有多悲愤。这悲愤最终化成“五四”洪流,连同胡适等人的新思想,传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