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水》专家评论:寻路,以青春系于国运系于苍生|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毛泽东


《中流击水》专家评论:寻路,以青春系于国运系于苍生|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毛泽东
文章插图
《中流击水》全景式展现了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8年井冈山会师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从孕育、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劈波斩浪的艰难和历史辉煌。在庆祝建党百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中流击水》努力地以艺术形式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重大问题。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要回答的重大问题,该如何寻求具象的落笔?《中流击水》在开篇就给出了意象:第一集前三场戏的贯穿物象与话题是鞋、脚和路。
《中流击水》专家评论:寻路,以青春系于国运系于苍生|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毛泽东
文章插图
第一场戏开启时,锃亮的皮鞋踏上天桥,嘹亮的《马赛曲》歌声响彻站台,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的行列,脚步铿锵,心绪豪迈。前来送行的毛润之,追赶得稍急,跑掉了一只中式棉鞋。为了避免再出迟滞,他索性把另一只也脱下来,让杨开慧先收着,自己穿着袜子追着上了火车。
《中流击水》专家评论:寻路,以青春系于国运系于苍生|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毛泽东
文章插图
1919年初春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从北京驶向上海的火车车厢里,第二场戏铺开:见毛润之没有穿鞋,有同学拿出一双新皮鞋,毛润之试了一下,小。另一位同学又拿出一双布鞋,这次还行。期间的谈话中,毛润之向同学们解释他留在国内,是“想好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国家,好好地考察我们的社会状况”。他继而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自强之路,都必须根植在这个国家本身的文明土壤之上。就好比说,我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一个道理。”话音甫落,车轮在轰响中疾驰而过。
《中流击水》专家评论:寻路,以青春系于国运系于苍生|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毛泽东
文章插图
第三场戏以杨开慧刷洗毛润之留下的棉鞋起,以杨昌济对毛润之的评价收。杨昌济对女儿说,毛润之要多换换鞋子。因为他志向远大,是救国之才,现在中西思想众多,毛润之虽然没有去法兰西,在国内也需要多学多读多看。杨昌济期望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寥寥数语之中有殷切的指点。
反复用笔即是强调。鞋、脚和路这组物象与意象,是电视剧《中流击水》在开篇页眉处列出的索引,提示我们观看此剧的要点所在。
《中流击水》专家评论:寻路,以青春系于国运系于苍生|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毛泽东
文章插图
《中流击水》讲述的是毛泽东踏上革命初程的故事,也是他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成长故事。这段故事从五四运动讲起,历经大革命时期,抵达井冈山会师的时刻,为期将近十年。
在这十年间,从五四运动到筹建各地党小组,从参加一大到组织工人运动,从参加国共合作后的工作到组织秋收起义,剧情中的毛泽东大都是以思考中的跟行者和有主见的执行者形象出现的。这样的毛泽东形象的时期定位,与《恰同学少年》中作为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领袖、作为新民学会的核心人物所不同;也与《开国领袖毛泽东》不同。在前两部作品中,毛泽东形象都是中心角色,而在本剧中毛泽东虽然是贯穿始终的角色,但在大部分剧情里他是群体中的一员,不如张国焘那般张扬,也不如刘仁静那样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在抒发“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慷慨之前,1925年的毛泽东词句中,问苍茫时,也有怅惘。
《中流击水》专家评论:寻路,以青春系于国运系于苍生|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毛泽东
文章插图
在这十年间,毛泽东的脚步从北京到上海,由长沙至南湖,赴上海到广东……一路上,他积极执行党的决议、政策,发展组织、发动工运、宣传革命思想,有成功的欣喜,也有遇挫的低沉,更有对关于中国革命的同盟军、领导权和农民问题以及武装斗争的思考。在这近十年的历程中,毛泽东经历了从中央机关到地方机构、从办公室到矿坑、乡村的复杂多样的磨练,皮鞋、布鞋、草鞋都穿过,水泥路、石板路和田埂路都走过。在行进的过程中,他对当年“任何一个国家的自强之路,都必须根植在这个国家本身的文明土壤之上”的认识更加深刻与成熟。这十年,他的思想结晶与实践成果,逐步汇聚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湾改编”和井冈之路。在这十年风起云涌的岁月里,李大钊牺牲了、陈独秀偏航了、陈公博叛变了、包惠僧消沉了,而毛泽东则初衷不改、愈挫愈奋,从革命的跟跑者成长为领跑者。
《中流击水》专家评论:寻路,以青春系于国运系于苍生|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毛泽东
文章插图
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励志的诗作。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取名于其中的词句,讲述了1914年至1918年的毛泽东求学故事,那是湖南学子毛泽东寻求救国真理的故事,是“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的故事。电视剧《中流击水》撷取自这首词的结句,从1919年初春讲起,描写了在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的早期,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和青年毛泽东的奋斗、挫折与奋起和创新的故事,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探索与实际总结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故事,是从“逆水行舟”到“浪遏飞舟”的故事。在《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之于杨昌济是“青出于蓝”,在《中流击水》中毛泽东之于陈独秀是“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