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北大红楼主题展背后有何故事?两位展览设计者揭秘

6月29日,“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正式对外开放。
开放首日现场,新京报采访人员对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此次展览形式的总体设计师洪麦恩,以及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参与了此次展览6处旧址复原工作的秦素银,揭秘策展背后的故事。
北大红楼|北大红楼主题展背后有何故事?两位展览设计者揭秘
文章插图
6月29日,北大红楼,旧址复原:文科学长室。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嘉宁 摄
北大红楼主题展形式总体设计师洪麦恩洪麦恩:
展览每一处细节设计都有据可依
新京报:这次展览在艺术设计的整体理念是什么?
洪麦恩:对于这次整个展览的设计,简单来说,我们所秉持的核心理念有两点。第一是尊重建筑,不破坏原有的建筑布局,比如展厅中对原有的建筑要素尽量不遮挡,在门窗和暖气前设置展板的地方使用金属格栅或木格栅构建展墙结构,同时做到“一室一方案,一室一专题”,尽量使展览和建筑融为一体,这样也可满足观众的选择性参观需求。
第二是在用现代理念做设计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历史本身,要把展览植根在历史史实当中、植根在当时整个年代的视觉环境中,而不能人为制造,不能使展览在视觉上成为无本之木。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设计过程中大量采集历史信息。我们探索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历史文化,并对当时中国的建筑艺术、服饰服装、家具陈设等各方面进行归纳吸收,包括当时书籍、报刊、杂志的装帧艺术是什么样,都要了解掌握。
做展览,形式要服从历史内容,而且要融入历史内容、突出历史内容,“真实才是力量”,这次的展览就很好地呈现了这个思想。
大家在参观每间展室的时候可以发现,展览中出现的每一处细节设计都是有据可依,也只有这样,展览才会更加生动感人。
北大红楼|北大红楼主题展背后有何故事?两位展览设计者揭秘
文章插图
6月29日,北大红楼,旧址复原:登录室。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嘉宁 摄
新京报:展览运用了很多互动性的、科技化的展现形式,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洪麦恩:我们在这次北大红楼主题展览中融入科技,是希望通过科技和互动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这次展览中特别重视对历史影像视频的使用,展出了16组珍贵的历史影像视频,多数过去未公开过,比如李大钊一生唯一留下的很短的一段影像。另外我们同时设置了20组交互触摸屏,目前触摸屏界面共1700余张,形成了一个数据库,以后还会不断扩大,观众可以随时查阅。
展览中还采用了其他科技手段,比如为五四运动的历史和北大红楼的建筑外观,用多层幕做了2个全息影像,使历史信息的呈现更加有层次感、立体感。
北大红楼|北大红楼主题展背后有何故事?两位展览设计者揭秘
文章插图
6月29日,北大红楼,旧址复原:大教室。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嘉宁 摄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秦素银:
北大红楼|北大红楼主题展背后有何故事?两位展览设计者揭秘】历史资料和见证者回忆是复原依据
新京报:这次展览中,6处旧址场景复原可以说是最大亮点之一。这次场景复原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秦素银:这6处旧址的场景复原,既是独立的,又是展览的一部分,所遵循的最关键原则是“依据史实”。
“依据史实”是基础,但具体到每处旧址复原,情况各不相同。其中一个依据是历史资料,比如我们复原的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就参考了北京大学出版的《北大生活》上的历史照片,但历史照片上只有报架,因此我们又根据《北京大学日刊》上公布的第二阅览室陈列的十四种中、外报纸名称,复制了十几种报纸放在报架上,使观众可以感受当年阅览室的风貌。
又比如我们在《北京大学日刊》上查到当时每个办公室领取物品的资料,得知当时会领取毛巾、粗皂等物品,于是在李大钊办公室、登录室内放置了脸盆架,配了毛巾和肥皂盒。《北京大学日刊》记载了红楼内一些办公室的电话,我们就为登录室、陈独秀的文科学长室配备了电话。
我们复原的另一个依据是历史参与者、见证者的回忆。现在李大钊办公室的复原实际上是以1998年复原的李大钊办公室为基础的。这一版复原是参考了1963年原北大职员的回忆资料。
我们这次对五四运动筹备室的场景复原,参考了北大学生罗家伦的回忆。五四运动筹备室是当时新潮社的社址。罗家伦是新潮社的社员,他回忆说,1919年5月4日上午10点,他从外面回到新潮社,他的同学跟他说“今天的运动,不可没有宣言,北京八校同学推北大起草,北大同学命罗家伦执笔。罗家伦见时间紧迫,没有推辞,站着靠在一个桌子旁边,很快写出了一篇《北京全体学界通告》。这是五四当天唯一的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