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十日谈 | 信念,在那一刻升华

:原题为_新民晚报|十日谈 | 信念,在那一刻升华。
2020年2月15日 , 武汉的夜 , 无星无月 , 雨雪交加 , 街上罕见人影 , 只有我们的车缓缓行在湿滑的路面上 , 两边的高楼 , 霓虹依然闪烁着 , 仿佛在诉说那些天、那些事、那些人……
新民晚报|十日谈 | 信念,在那一刻升华
文章图片
带着上海的嘱托 , 我们一行匆匆抵汉 , 组建上海援鄂医疗队前方工作协调组和临时党委 。 临时党委的成立 , 建立健全了援鄂医疗队党的组织体系 , 临时党委下设1个临时分党委 。 9个临时党总支和36个临时党支部 , 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到了援鄂的每一支医疗队伍和每一名党员;做好抗疫一线党员发展工作 ,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 , 1649名上海援鄂医疗队员中 , 有624名队员递交入党申请书 , 205名同志在武汉一线陆续“火线”入党 , 援鄂医疗队党员数从派出时的690名增加到895名 , 占队员总数的比例由队伍组建时的41.8%上升为54.3% 。
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 , 是党组织凝聚力的体现 , 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感召 , 每一次医院的苦活累活 , 都是这些党员冲锋在前;谁愿意搬往更远、住得更差的地方?党员先搬;党员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 , 总是挺身而出 , 站在最靠前的位置 , 也是距离危险最近的位置 。
这些正如一名队员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那样 , “最危难的时候 , 总能听到一句——共产党员 , 跟我上!”硬核专家张文宏所说的“共产党员先上” , 在上海援鄂医疗队里不是一种口号 , 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 也许在平时 , 党员这个身份感受还不是最强烈 , 但是在关键的时候 , 我们总能想起自己是一名党员 , 要冲锋在前 , 享受在后 , 这是一份使命、一份责任、一份荣耀 。 援鄂医疗队党员们那种无畏生死 , 医者仁心的精神 , 通过一桩桩真实事件与场景 , 触动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 让我为之动容 。 是的 , 总有一种精神 , 让我们心情激荡 , 让我们泪流满面 。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 当我们在雷神山医院重温入党誓言的时候 , 面对庄严的党旗 , 一股庄严肃穆又一次涌上心头 , 身为一名老党员的理想信念愈加坚定;诵背熟悉的誓词 , 眼睛不知不觉地湿润 , 信念在那一刻得到升华 , 那用行动及生命去证明的信念 , 让我们的生命有了别样精彩 。
上海援鄂医疗队的感人事迹不断见之于各类媒体 , 这些事迹的背后是我们体制的强大构架 , 我们党组织的坚强领导 , 我们民族的凝聚力量 。 灾难 , 我们不希望看到 , 但在灾难面前 , 看得出人性 , 测得出党性 。
在武汉 , 我们上海援鄂医疗队这些党员们、战友们经受了考验 , 他们是好样的 , 他们对得起身上佩戴的党员徽章 , 没有辜负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托付 , 他们让党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 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 同时 , 那份我们难得邂逅的经历 , 也将作为一场人生的阅历去随身携带 , 珍藏一生 。
在武汉援鄂的日子过去了 , 太阳出来了 , 阳光温暖地照在我们的身上 , 那份经历 , 更让共产党员的信仰 , 丝丝地渗入并镌刻在我们的心上;那份信仰 , 无论过去与现在 , 都凝聚着我们民族瓜瓞绵延、昌盛腾飞的力量 。
无论疫情存在与否 , 作为与病魔搏斗的仁心医者 , 作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共产党员 , 我们一直在战斗!
【新民晚报|十日谈 | 信念,在那一刻升华】(赵丹丹 , 上海援鄂医疗队前方工作协调组组长 ,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