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未来,手持现金才是“硬道理”?央行前行长:做好泡沫破灭准备!


房价|未来,手持现金才是“硬道理”?央行前行长:做好泡沫破灭准备!
文章图片
房价|未来,手持现金才是“硬道理”?央行前行长:做好泡沫破灭准备!
文章图片
股市跌去一半 , 那也仅仅是账上的财富缩水了 , 可房价若暴跌了 , 房奴们真有可能把房子甩给银行 , 跳楼的不光是房东 , 也可能是银行 。
我们不仅要面临经济下行压力 , 还要应对各种系统风险 , “股、债、汇、房”四个交易市场是国家金融的命脉 , 其中最薄弱、影响最深的是房地产 。
房价之所以不断上涨 , 有城市化因素 , 也有金融货币因素 , 还有供应影响 , 而这一切 , 都在发生改变 。
货币方面 , 截至到2020年8月末 , M2余额为213.68万亿元 , 同比增幅为10.4% , 这个数据相比2017年-2019年的8%点几 , 要高出近2个百分点 , 感觉又回到2016年前的双位数增长 , 其实呢 , 再看看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20年2月份 , M2增幅才8.85% , 到3月份就升到10.1% , 一直到8月份达到10.4% , 现在回过头来看 , 6月份的11.1%就是本轮货币“宽松”的顶点 , 随着经济的持续恢复 , “非常时期”的货币政策正在考虑退出 。
供应方面 , 住房供过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 机构数据显示 , 从2012年4月至今 , 楼市库存的高点在2014年1月份 , 此后在去库存战略的作用下 , 一路持续下降 , 到2018年8月 , 楼市库存达到最低点 , 大多数城市完成了去库存任务 , 其中货币化安置政策也悉数退出 。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 再来一次去库存谈何容易?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 , 近两年楼市库存也在反反复复上行 , 截至到2020年8月份 , 百城商品房库存同比增长7.5% , 接近2016年12月份水平 。 常常认为三四线城市是库存“重灾区” , 一二城市的库存量也实现双位数增长 , 即便不算存量 , 就8月份 , 100个城市新增的商品房也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 。 在“3根红线”下 , 开发商势必会进一步加大推货量 , 库存还会进一步累积 。
需求方面 , 快速城市化时代已经过去 , 未来将处于一个缓慢增长过程 , 少子化现象不是政策所能解决的 , 不是想不想生的问题 , 而是敢不敢生的问题 , 刚性需求继续萎缩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 在住房总量饱和情况下 , 无非城市之间的结构性差异 , 是住老房子还是新房子的区别 , 作为先知先觉的开发商 , 意识到市场蛋糕开始萎缩 , 他们比谁都清楚 , 要不然也不会有玩造车、研究机器人、养猪等操作 。
房地产有没有泡沫?看两个简单的数据或可知一二 。 一是房价收入比 , 二是租售比 , 这两项我们都与国际通行惯例作一个比较 。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一个家庭的住房购买力 , 指的是平均收入与平均房价的比值 。 某机构在今年5月份发布了一份全球房价收入比报告 , 我们三座城市包揽前三:香港、深圳、北京 , 分别为46.3、43.5和41.7 , 不吃不喝需要40年以上全款一套中值住房 , 而国际通行认为3-6是房价收入比的合理范围 , 即便考虑到国情 , 一般也不宜超过10 。
还有租售比 , 简单地说 , 就是一套房子出租出去需要多少年回本 。 有专家认为 , 租售比房价收入比更能体现房地产有无泡沫 , 据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 , 2019年上半年50座城市的租售比为1:592 , 远低于国际标准的1:200-300 , 厦门需要90年、北京和深圳也需要54年才能收回买房成本 。 无论是房价收入比和还是租售比 , 都与国际均值存在较大差异 。
为什么一些人买了第二套房还想买第三套房 ,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房子被赋予了金融属性 , 成为了不少人保值增值的一个载体 , 演化成一个金融游戏 。 过度金融化 , 势必会引发泡沫问题 , 目前来看 , 买房自住不会有多少问题 , 哪些加杠杆炒作的现象才是最应被关注 , 正如央行前行长吴晓灵的警示: